[发明专利]一种微织构石墨凸模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721.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冯益华;张记云;王丽;张文泉;田园;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张蕾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织构 石墨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织构陶瓷刀具制备用石墨凸模的加工装置。该装置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将配制好的石墨固液混合物从石墨基体中心的通孔的一侧压入,直到石墨固液混合物从石墨基体通孔的另一侧挤出所需高度,再将石墨基体烘干即可得到所需的微织构石墨凸模。经这种方法加工的微织构石墨凸模解决了传统机械加工石墨微织构凸模完整性差,微织构易崩裂的缺点。同时自主配制的石墨所成型的微织构凸模种类丰富,选材自由,不依赖于石墨市场,能够更好的将石墨与微织构对于刀具切削中的减磨,降温,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的功能耦合在一起促进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用陶瓷刀具技术领域,涉及到微织构陶瓷刀具用石墨凸模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原位成型微织构陶瓷刀具是指在陶瓷刀具热压烧结的过程中,将事先制备好的微织构石墨凸模做为热压烧结用上下压头,一次性制备出微织构陶瓷刀具。这种原位成型微织构陶瓷刀具具有一定的减磨,降温,减少刀屑粘结作用的功能,大大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的在刀具前刀面加工微织构,一次性成型的微织构刀具表面完整性较好,避免了二次加工对刀具造成的破坏。但现有石墨凸模的制备局限于机械加工,由于石墨自身物理性质的限制,所加工的石墨凸模良品率低,成分单一难以很好的将石墨与微织构二者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003617 .X”报道了一种微池石墨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用的微池石墨压头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在石墨压头表面加工出一定尺寸的凹坑,再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出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微池陶瓷刀具。由于石墨本身的物理性质,机械加工难保证其完整性,不同粒径的石墨可加工性不一致,粒径过大时无法机械加工微米级别的织构同时石墨的材料选取依赖于市场石墨种类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织构石墨凸模的加工装置。该装置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微织构石墨凸模,采用其所加工的微织构石墨凸模精度较高,保证了凸起结构完整性,同时可以任意配制所需石墨充分利用石墨与微织构二者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织构石墨凸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1)将石墨固液混合物注入该装置储料容器中。
(2)对储料容器内上方的柱塞施加压力,使石墨固液混合物通过石墨基体通孔,直到凸出石墨基体下表面所需高度。
(3)取出石墨基体,对其进行烘干,就得到了所需的微织构陶瓷刀具制备用石墨凸模。
(4)使用制备好的石墨凸模进行微织构陶瓷刀具的制备,即可得到原位成型微织构石墨自润滑陶瓷刀具。
采用本发明加工的微织构石墨凸模是常见的圆柱状凸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若需要其他形貌的凸起,亦可采用本发明进行加工,只需在石墨基体上加工所需形状和间距的通孔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凸起凸模加工过程为挤压加工,具有精度高,控制便捷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机加工方式表面完整性差石墨材料种类过于单一的缺点。通过改变通孔的尺寸以及改变石墨固液混合物的成分,能够更好的发挥石墨做为固体润滑剂以及微织构减磨降温减少刀屑粘结的双重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完成后微织构石墨凸模示意图。
附图中:1-柱塞;2-储料容器;3-石墨固液混合物;4-上压头;5-橡胶垫圈;6-螺栓螺母;7-微通孔;8-下压头;9-石墨基体;10-微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原位成型微织构陶瓷刀具用石墨凸模的制备装置,其制备凸模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