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低SO2氧化率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9931.X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诚;张国栋;韩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27/138;B01J27/199;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周瑞华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so2 氧化 蜂窝 式脱硝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低SO2氧化率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欧盟颁布的国家排放限额指令修订案(National Emission Ceilings Directive, NECD),指出NOx是主要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如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案,限制工业NOx的排放。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燃煤电厂上马了大量的NH3-SCR脱硝工程,有效抑制了燃煤电厂NOx的排放量。除燃煤电厂外,我国还存在众多的工业燃烧烟气,如钢铁行业锅炉、煤化工的焦炉烟气、玻璃窑炉烟气、陶瓷炉烟气、供热锅炉烟气、水泥行业烟气及化工行业烟气等,这些行业的烟气NOx排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其NOx排放量占总量的30~40%。这些工业燃烧烟气排放温度低,通常在200-300℃,且氮氧化物浓度高。现有的燃煤电厂蜂窝式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工作温度通常在300-400℃,无法满足上述工业燃烧烟气的脱硝条件。因此,开展低温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低温脱硝催化剂在使用的过程中,SO2氧化为SO3与NH3反应,在催化剂孔道内生成硫酸氢铵(NH4HSO4),230℃以下,硫酸氢铵难以分解,使得催化剂孔道堵塞,覆盖活性位点,降低催化效率。因此,降低SO2氧化率是低温脱硝技术的难点。
CN 103055848 A 公开了一种掺杂稀土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将硝酸锰、硝酸铈、硝酸铁加入偏钛酸浆液中,搅拌均匀,氨水调节pH值,离心过滤、干燥、煅烧,得到低温脱硝催化剂,在160℃以上,脱硝效率在90%以上,但抗硫性能未有提及。
CN 103736481 A 公开了石墨烯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将硝酸铈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三氧化钼溶解于氨水溶液中,再将其倒入石墨烯混合溶液中,使用浓硝酸调节pH值到1,震荡、干燥,N2气氛下煅烧,得到催化剂。在200℃下,NOx转化率在80%左右,SO2氧化率在1-2%。此方法所用的石墨烯较为昂贵,无法在工业上使用,并且在200℃左右SO2氧化率高于1%,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硫酸氢铵,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缩短催化剂使用寿命。
CN 103537279 A 公开了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钛酸四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硅粉,负载锰、铈、铁和镍等活性组分,制备的粉末式脱硝催化剂催化效率较高,180℃可达到90%以上。但是,锰基催化剂抗硫性差,易失活,且溶胶凝胶法在工业生产中难以实现。
CN 102600856 A 公开了一种高耐硫中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人以硝酸钙和六水合硝酸镁作为前驱体,柠檬酸作为络合剂,混合均匀后,干燥、煅烧、研磨,制备出钙镁复合氧化物,将偏钒酸铵、硝酸钴、硝酸铁溶于草酸溶液中,再将钙镁复合氧化物加入其中,混合均匀,二次干燥、煅烧、研磨,得到高耐硫中低温脱硝催化剂,在180-300℃内,NOx转化率大于90%。但是,该方法成本高,工艺步骤繁杂。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利关于低温脱硝催化剂制备方法,多数是在铈锰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催化剂载体或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达到低温脱硝。但由于采用铈锰作为活性组分,易中毒失活,并且SO2转化率较高,难以工业应用。市场上现有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多采用提高活性组分V2O5含量来降低催化剂使用温度,但V2O5含量过高会造成SO2氧化率极高(2-10%),极易与NH3反应形成硫酸氢铵,堵塞催化剂孔道,造成催化剂快速失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低SO2氧化率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