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流道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0655.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朋;潘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流 注塑 模具 | ||
1.一种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200)、设置在定模板(200)下方的动模板(300),以及设置在动模板(300)下方的上顶出板(700),定模板(200)和动模板(300)中分别设有定模型芯(210)和动模型芯(310),定模型芯(210)与动模型芯(310)之间形成与塑料制品结构相配合的型腔(400),型腔(400)的截面为倒扣的凹形结构,在型腔(400)的一侧设有进料流道(500),动模型芯(310)中设有连通在型腔(400)中部与进料流道(500)之间的辅助流道(610);
所述动模型芯(310)上设有辅助顶出块(320),所述辅助流道(610)设置在辅助顶出块(320)中,所述辅助流道(610)绕过型腔的侧边向上延伸到型腔中部进胶;
所述进料流道(500)包括与辅助流道(610)连接的牛角流道(531),所述辅助流道(610)包括第一流道(323)和第二流道(324),第一流道(323)竖直设置并通过辅助顶出块(320)的顶侧端面与型腔的中部连通,第二流道(324)倾斜设置在辅助顶出块(320)中,一端与第一流道(323)连通,另一端设置在辅助顶出块(320)侧端面并与进料流道(500)连通;
所述辅助顶出块(320)倾斜设置在动模型芯(310)中,并与动模型芯(310)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出块(320)包括设置在辅助顶出块(320)的侧表面,并朝向动模型芯(310)敞开的辅助流道槽(611),辅助流道槽(611)的敞开侧与动模型芯(310)贴合拼成辅助流道(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出块(320)穿过动模板(300)连接在上顶出板(7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流道(500)包括主流道(520)和连通在主流道(520)与辅助流道(610)之间的分流道(530),分流道(530)包括与辅助流道(610)连接的牛角流道(531)和连通在主流道(520)与牛角流道(531)之间的直流道(532),牛角流道(531)首端与直流道(532)连通,末端设有浇口(510)并与辅助流道(6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53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牛角镶块(540),牛角镶块(540)对接拼合而成牛角流道(531)和动模直流槽(532a),牛角流道(531)为管状结构,动模直流槽(532a)为顶侧敞开的槽形结构,在定模板(200)的定模型芯(210)上设有与动模直流槽(532a)相配合的定模直流槽(532b),动模直流槽(532a)和定模直流槽(532b)对接拼合成所述连通在主流道(520)与牛角流道(531)之间的直流道(53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流道(500)的末端设有与辅助流道(610)配合的浇口(510),辅助流道(610)内形成与型腔(400)内塑料制品一体成型的成型料粑(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流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道(532)下方设置与注塑模具的上顶出板(700)相配合的顶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6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