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Symplocin A及其差向异构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1396.1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魏邦国;司长梅;邵路平;毛卓亚;王雪梅;孙逊;林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symplocin 及其 差向异构 方法 | ||
本发明属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抑制组织蛋白酶E活性的化合物Symplocin A及其差向异构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新的合成路线完成了Symplocin A及其两个差向异构体的合成,制得Symplocin A并合成了Symplocin A的两个差向异构体,本方法具有产率高、易分离,成本低,便于扩大生产等优点;依据化合物Symplocin A的活性推测制得的2种Symplocin A异构体对组织蛋白酶E具有极强的抑制活性,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制备Symplocin A的方法,尤其涉及制备具有抑制组织蛋白酶E活性的化合物Symplocin A及其差向异构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组织蛋白酶(cathepsin)是在各种动物组织的细胞内的一类蛋白酶,是一类在酸性环境中被活化的溶酶体蛋白酶,到目前为止,从组织蛋白酶A到组织蛋白酶E均见有报道;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蛋白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而组织蛋白酶E是组织蛋白酶家族中一种细胞内天冬氨酸蛋白酶,属于胃蛋白酶家族;组织蛋白酶E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以二硫键连接的二聚体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0000;而以单体存在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
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E主要存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抗原提呈细胞内,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但在其他组织细胞中也有发现,如胃粘膜上皮细胞,脾脏,肺上皮细胞等;另外,研究发现组织蛋白酶E在其他生物体内也有分布,例如,在小鼠的红细胞中可以找到。组织蛋白酶E在不同类型细胞的定位有所不同,如在免疫系统的抗原提呈细胞内,主要位于胞内小间隔,而在胃细胞主要位于细胞质膜上。有研究报道了组织蛋白酶E和组织蛋白酶D具有同源性,即都为天冬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E由两个同源结构域组成,每个结构域的活性部位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基序,其活性部位基序中第284位苏氨酸残基对其活性至关重要,如将284位苏氨酸残基用丝氨酸进行替换构建变异型组织蛋白酶E,其酶的催化活性下降非常显著;与细胞蛋白酶D同样,组织蛋白酶E对底物P1和P1,位置上的疏水氨基酸残基表达高度亲和力,一般情况下组织蛋白酶E在PH大于6的环境中几乎失活,而在酸性PH值下短时间内组织蛋白酶E酶原容易出现自动激活,转化为成熟体。
近几年,组织蛋白酶E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受到关注,组织蛋白酶E作为介导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黏附的一种黏附分子,其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蛋白酶E与癌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肿瘤组织中,组织蛋白酶E和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平衡作用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E是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降解酶,在癌巢的边缘,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蛋白酶占据优势,该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促使肿瘤细胞得以穿过破损的基底膜和基质蛋白分解带从而发生侵染和转移;所以在各种癌症的研究中发现,组织蛋白酶E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侵染和转移程度密切相关,而侵染和转移是癌症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因此,组织蛋白酶E有望成为肿瘤辅助诊断的指标,其抑制剂也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有可能改善进展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
Symplocin A是2012年由美国Molinski课题组从巴哈马海域的海洋蓝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1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具有改变单体轮廓的热处理制品以及控制该制品中(-)-表儿茶酸和(+)-儿茶酸的差向异构作用的方法
- 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大肠杆菌及己酮糖C4-差向异构酶突变体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维生素D差向异构体的测定法
- 一种热稳定性得到改善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他克莫司8‑差向异构体的提纯方法
- 一种新型热稳定果糖-6-磷酸盐-3-差向异构酶和使用其生产阿洛糖的方法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载体、重组细胞以及它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