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1608.6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02 | 分类号: | F02M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耗能 汽车 燃油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燃油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燃油的加热主要是通过汽车燃油加热器进行,汽车燃油加热器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汽车燃油加热器被成功研发以后,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安装在各类汽车当中,在欧洲更是作为车辆的一种标准配置。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加热器的主电机带动柱塞油泵、助燃风扇及雾化器转动。油泵将吸入的燃油经输油管路送到雾化器,雾化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后与助燃风扇吸入的空气在主燃烧室内混合,被炽热的电热塞点燃,在后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后折返,经水套内壁及上面的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水套夹层中的介质——冷却液。加热后介质在循环水泵(或热对流)的作用下在整个管路系统中循环,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燃油加热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电加热到后来通过水散热器的水浴加热,燃油加热在不断地革新、改进,但是无论是电加热还是水浴加热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加热效率低,加热过慢的缺陷,特别是电加热消耗大量蓄电池中的电量,造成汽车能耗的大幅提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避免电加热或水浴加热加热效率低,加热速度慢,以及加热过程能耗高的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 一种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和油箱,所述发动机内设有燃油高压泵,所述燃油高压泵通过油管连接油箱;还包括水空热交换器和油水热交换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水空热交换器连接,所述水空热交换器包括水室、气室和热交换芯体,所述水室和气室相互独立,所述气室进气端与涡轮增压器输出端连接,由气室进气端进入的高温气体经过热交换芯体汇入气室出气端;所述油水热交换器设置在油箱内,油水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中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水室出水端连接,水室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汽车水泵连接;所述油水热交换器出水端经管路与节温器连接,所述节温器与发动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芯体为散热波片。
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出气端通过管路连接风冷器,所述风冷器与发动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水热交换器通过弹簧与油箱底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水热交换器上设有散热翅片。
作为优选,所述油水热交换器为“U”形。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涡轮增压器后的高温空气(温度可达到140℃~200℃)进行有效利用,将水空热交换器水室内的水进行快速加温,在由升温后的热水利用热传递原理将油箱内的油进行加温。本申请相对于常规的电加热或者水浴加热方式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特点,而且整个加热过程耗能极低,几乎不需要消耗蓄电池中的电量,是一种安全、快速、低耗能汽车燃油加热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空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油水热交换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油水热交换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发动机,2、涡轮增压器,3、水空热交换器,4、油水热交换器,5、油箱,6、燃油高压泵,7、节温器,8、汽车水泵,9、风冷器,10、温度传感器,11、气室进气端,12、热交换芯体,13、气室出气端,14、水室进水端,15、水室出水端,16、进水端,17、出水端,18、散热翅片,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发动机1、涡轮增压器2、水空热交换器3、油水热交换器4和油箱5,所述发动机1内设有燃油高压泵6,所述燃油高压泵6通过油管连接油箱5。
所述涡轮增压器2一端与发动机1连接,另一端与水空热交换器3连接,如图2、3所示,所述水空热交换器3包括水室、气室和热交换芯体12,所述水室和气室相互独立,所述热交换芯体12为散热波片。所述气室进气端11与涡轮增压器2输出端连接,由气室进气端11进入的高温气体经过热交换芯体12汇入气室出气端13,并由与气室出气端13连接的管路进入风冷器9进行风冷降温,后经风冷器9排出进入发动机1,完成气体的一个循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1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