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2178.X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0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华;李肖斌;郑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振华;李肖斌;郑文浩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体化 腰椎 椎弓根 螺钉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具有优越的立体矫形和短节段固定生物力学特性,使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滑移、脊柱退行性病变、椎管狭窄、椎体骨质等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置钉方法主要有:解剖标志点法、X线透视法、计算机辅助导航法等。解剖标记点法置钉准确度主要依靠术者的个人经验及手感,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X线透视法手术操作频繁,辐射量大,对术者健康有一定影响,手术时间延长。计算机辅助导航法虽然置钉准确度高,但是由于设备昂贵,一般医院没有配备。
近年来随着数字医学的发展,3D打印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精准新思路和新方法。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操作简单、精确性高、辐射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脊柱后方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小关节囊共同构成后方韧带复合体,这些结构共同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相关文献报道,脊柱韧带尤其是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对维持脊柱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illespie KA, Dickey JP (2004) Biomechanical role of lumbar spine ligaments in flexion and extension: determination using a parallel linkage robot and a porcine model. Spine 29:1208–1216]。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3252731号揭示了一种定制化椎弓根导板,其包括大致呈“U”型的主体、沿主体的末端横向延伸设置的两支撑臂以及垂直设于支撑臂上的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通孔。改导板的主体以及支撑臂的底面与使用位置表面贴合。但该定制化椎弓根导板的贴合面包括了棘突,破坏了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另外,该导板贴合面积较大,增加了手术剥离软组织面积,增加了手术时间,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了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由导向孔、扶杆和连接体构成。所述导向孔为其轴线与椎弓根轴线相一致的中空结构;所述扶杆为手术操作时的稳定结构;所述连接体表面为能与椎板及横突表面互相贴合的结构。
所述导向孔为定位点在人字嵴(峡部嵴与副突嵴交点)且与其轴线与椎弓根轴线相一致的中空管装导向结构;
所述连接体表面为能与椎板与横突表面相贴合的结构,避开了棘突与后方韧带复合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医生辐射暴露量,降低感染风险;由于连接体表面与椎板及横突表面相贴合,导向孔轴线与椎弓根轴线相一致,扶杆稳定装置,稳定性高,确保了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所述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保留了后方韧带复合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个体化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导向孔与腰椎接触的接触点A的示意图。
图3为mimics软件设计得到的进钉路径B的示意图。
图4、5为椎弓根导向装置与腰椎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俯视图;图5为正视图)。
图中:1.扶杆;2导向孔;3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椎弓根螺钉导向装置为一种个体化的椎弓根螺钉导向装置,适用于引导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的腰椎上;其包括手术时稳定结构1扶杆;结构2导向孔,为手术器械及螺钉提供所述的椎弓根最佳路径;定位结构3连接体为连接1扶杆和2导向孔的连接装置,同时由于其表面与椎板及横突表面相贴合,可用于将所述导向装置固定在所述患者腰椎上。
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个体化椎弓根导向装置通过连接体3与腰椎表面贴合,通过设置在连接体3上的扶杆1可以对椎弓根导向装置在腰椎上的位置进行微调,可使个体化椎弓根螺钉导向装置更佳稳固固定在腰椎上,导向孔2与导向器械配合,引导椎弓根螺钉植入,本装置提高了手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留了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振华;李肖斌;郑文浩,未经冯振华;李肖斌;郑文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1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