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2351.6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林丽;周良学;罗东;倪娟;吴兰;黄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腰椎 间隙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脊柱长度和骶骨宽度;计算患者的脊骶系数:脊骶系数=脊柱长度/骶骨宽度;以患者的骶骨宽度为底边构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位于腰段脊柱上;根据患者脊骶系数与等边三角形顶点对应的腰椎间隙的数据关系,得到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所对应的椎体间隙或椎体棘突的位置;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所对应的位置沿脊柱长度方向移动,得到相邻的腰椎间隙位于脊柱上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主要的麻醉方式之一,正确的腰椎间隙定位是保证麻醉效果和减少神经损伤的先决条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为采用髂嵴连线(Tuffer’s line)3-1作为腰椎的体表定位标志,如图3所示,认为髂嵴连线3-1对应的脊柱平面为腰3-4椎间隙10。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一体表标志受到性别、年龄、种族、身高、体重、妊娠状态等因素影响,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应用时还受到患者不同体位的影响。而且,这一定位技术在应用时还受到不同的操作者之间存在的主观性的影响。即使针对同一个患者,不同的操作者在采用髂嵴连线3-1来定位时也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误差甚至可达到2-3个椎间隙。因此,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证实,即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高年资麻醉医师也不能保证单纯依靠髂嵴连线3-1做出完全准确的腰椎间隙定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解决了不同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操作者主观差异带来的腰椎间隙定位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患者的脊柱长度和骶骨宽度;
其中,脊柱长度为枕骨大孔到骶角之间的距离;骶骨宽度为双侧髂后上棘内侧凹陷之间的距离。计算患者的脊骶系数:脊骶系数=脊柱长度/骶骨宽度;
以患者的骶骨宽度为底边构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位于腰段脊柱上;
根据患者脊骶系数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对应腰椎间隙的关系,得到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所对应的椎体间隙或椎体棘突的位置;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所对应的位置沿脊柱长度方向移动,得到相邻的腰椎间隙位于脊柱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髂后上棘内侧凹陷作为定位标志,具有定位标志易于识别的优点,较传统的方法以髂嵴连线作为定位标志(需通过扪诊确定)个体变异更小,可平衡不同操作者之间的主观差异。
采用患者自身个体化的脊骶系数和骶骨宽度为底边的等边三角形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腰椎间隙,可以较好平衡不同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
计算脊骶系数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骨性体型,与单纯根据身高体重来评估患者外观体型相比更为科学,为操作者评估脊柱腰椎间隙的分布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方案提供的定位方法,将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骨性体型进行了科学量化和标准化,易于掌握和推广,大样本临床观察证实准确率高,与传统方法比较可明显减少定位错误率和误差值,减少脊髓和神经损伤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脊柱骨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定位方法及定位误差示意图。
图4为患者个体化脊骶系数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5为脊柱腰椎间隙定位方法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体质诊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