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2459.5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伟;林景裕;郑炳龙;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8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导 馈电 共用 两个 谐振腔 三工器 | ||
1.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模谐振腔、第二三模谐振腔、第一波导、第二波导、第三波导和第四波导;
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开有缝隙,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的顶部通过缝隙与第二三模谐振腔耦合,第一三模谐振腔的底部通过缝隙与第一波导耦合,所述第一波导用于馈电;
所述第二三模谐振腔的顶部、右部和左部分别开有缝隙,所述第二三模谐振腔的顶部、右部和左部分别通过缝隙与第二波导、第三波导和第四波导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底部的缝隙为第一缝隙,顶部的缝隙为第二缝隙;
所述第一缝隙从第一三模谐振腔的底面上看,为倾斜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第二缝隙从第一三模谐振腔的顶面上看,为倾斜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模谐振腔顶部的缝隙为第三缝隙,右部的缝隙为第四缝隙,左部的缝隙为第五缝隙;
所述第三缝隙从第二三模谐振腔的顶面上看,为两条长边左右设置、两条短边上下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第四缝隙从第二三模谐振腔的右侧面上看,为两条长边左右设置、两条短边上下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第五缝隙从第二三模谐振腔的左侧面上看,为两条长边上下设置、两条短边左右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缝隙、第二缝隙在第二三模谐振腔顶面上的投影与第三缝隙相交,所述第四缝隙在第二三模谐振腔左侧面上的投影与第五缝隙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导、第二波导、第三波导和第四波导均为尺寸相同的矩形波导结构;所述第一波导倾斜设置,第一波导倾斜的角度与第一缝隙相同,并与第一缝隙相垂直,所述第二波导与第三缝隙相垂直,所述第三波导与第四缝隙相垂直,所述第四波导与第五缝隙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和第二三模谐振腔均为矩形腔结构,且第一三模谐振腔和第二三模谐振腔的内部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和第二三模谐振腔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导馈电的共用两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模谐振腔和第二三模谐振腔的内部填充有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4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