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3055.8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波;张文锐;魏凌敏;舒志强;唐武才;李启仁;李文龙;郎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屈科辉,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烧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炉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申请人在使用燃烧炉焚烧垃圾后需要对高温尾气进行降温、除尘后才能向外界排放。
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中,申请号:201620218750.0中公开了一种粉尘处理系统,包括多个水洗机构;水洗机构包括水洗箱、定位架、隔离架、挡板和多个导气装置;水洗箱安装在定位架上,隔离架竖直安装在水洗箱内,并将水洗箱内腔的上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水洗箱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杂口,水洗箱上安装有出杂门;导气装置包括导气管、浮块和复位件,导气管可移动安装在挡板上,导气管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并竖直穿过挡板,浮块安装在导气管上并位于挡板下方,复位件连接浮块和挡板;全部水洗箱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依次管路连通。申请人在使用时,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尾气处理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燃烧炉尾气处理装置,效果好。
一种用于燃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炉体、内炉体、箱体、喷淋机构;
外炉体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气孔;内炉体置于外炉体的内侧,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内炉体的上部设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均与容纳空间连接;
箱体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孔,箱体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气孔,箱体内设有降温空间,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均与降温空间连接,第二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连接;
喷淋机构包括多个喷头、喷淋管、液压泵,多个喷头均置于降温空间内,液压泵通过喷淋管与多个喷头连接,液压泵用于向喷头内通入流体介质。
优选的,箱体的下部设有储存腔及与储存腔连接且可关闭的排杂孔,储存腔置于降温空间的下方;
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与降温空间连接,连接管的底端与储存腔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管,限位管的第一端置于储存腔内且置于连接管的底端的上方,限位管的第二端置于箱体的外侧,限位管的第二端置于其第一端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空气罐、进气管、冷却管、供氧管,冷却管置于降温空间内,空气罐通过进气管与冷却管连接;供氧管水平布置于内炉体的内侧,供氧管上设有多个排气孔,供氧管与冷却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阀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阀门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温度传感器置于内炉体的内侧,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炉体内的温度,阀门安装在进气管上,控制器用于获取上述温度并根据该温度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冷却管为“S”型。
本发明中,垃圾在内炉体内燃烧,利用鼓风机向内炉体内鼓风,以促进燃烧,垃圾燃烧后形成的高温尾气上升,经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容纳空间,便于对内炉体进行预热,便于内炉体内的垃圾燃烧,能量再利用;容纳空间内的高温尾气经过第一出气孔、第二进气孔进入降温空间内,利用喷淋机构对高温尾气进行降温除杂。液压泵向喷头内通入冷却液,利用多个喷头喷出冷却液进行降温除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燃烧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外炉体1、内炉体2、箱体3、喷淋机构。
外炉体1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气孔4;内炉体2置于外炉体1的内侧,内炉体2和外炉体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内炉体2的上部设第一进气孔5,第一进气孔5和第一出气孔4均与容纳空间连接。
箱体3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孔6,箱体3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气孔7,箱体3内设有降温空间,第二进气孔6、第二出气孔7均与降温空间连接,第二进气孔6和第一出气孔4连接。
喷淋机构包括多个喷头8、喷淋管9、液压泵10,多个喷头8均置于降温空间内,液压泵10通过喷淋管9与多个喷头8连接,液压泵10用于向喷头8内通入流体介质;增加多个喷头8,让冷却液分布均匀,提高降温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箱体3的下部设有储存腔11及与储存腔11连接且可关闭的排杂孔12,储存腔11置于降温空间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高效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弹保湿固体香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