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797.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力;高黎文;王雨;巫崇胜;刘谦;曾千骞;张怀武;杨青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19 | 分类号: | H01P1/19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360 反射 模拟 移相器 | ||
1.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旋磁性的铁氧体基板和集成于所述铁氧体基板表面的信号环流网络、反射电抗网络、反向信号隔离网络、直流电压偏置网络和隔直网络;
所述信号环流网络包括第一环行器和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环行器包括圆形谐振结,三段互成120度的匹配传输线以及分别与每一匹配传输线串联的50欧姆传输线,所述第一永磁体设于第一环行器的圆形谐振结正上方或正下方;
所述第一环行器为三端口环行器,其第一端口与第一隔直网络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直网络包括第一单片电容;
所述第一环行器的第二端口与反射电抗网络相连接,所述反射电抗网络包括两条支路,第一支路为第一微带线串联第一变容二极管,第二支路为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的第二变容二极管,并且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与第二变容二极管的负极均接入地平面;
所述第一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与反向信号隔离网络相连接,所述反向信号隔离网络包括第二环行器、第二永磁体及匹配负载;
所述第二环行器包括圆形谐振结,三段互成120度的匹配传输线以及分别与每一匹配传输线串联的50欧姆传输线,所述第二永磁体设于第二环行器的圆形谐振结正上方或正下方;
所述第二环行器为三端口环行器,其第一端口与第二隔直网络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直网络包括第二单片电容;
所述第二环行器的第二端口与信号环流网络的第三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与两条支路相连接,其中一条支路包括匹配负载,具体为与所述50欧姆传输线相匹配的负载;另一条支路包括直流电压偏置网络,所述直流电压偏置网络包括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第二微带线及与所述第二微带线并联的扇形微带开路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终端形成焊盘以作为直流电压馈电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抗网络中第一变容二极管以及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变容范围均为0.26pF~3.16p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抗网络中第一变容二极管以及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工作偏压范围为0~2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或第二变容二极管的正极均通过单根金丝与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直网络中第一单片电容或第二单片电容与相应端口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在第一环行器或第二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50欧姆传输线上开槽将传输线分为相互隔离的两段,然后将单片电容的一极与其中一段传输线相连,并将单片电容的另一极通过两根并联的金丝与另一段传输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负载包括相互串联的薄膜电阻和微带式金属电极,所述微带式金属电极的一端接入地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得所述50欧姆传输线与所述薄膜电阻相匹配的微带式阻抗匹配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成式360°反射型模拟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式阻抗匹配网络为平衡式开路微带线,所述微带式阻抗匹配网络设置在所述50欧姆传输线和所述薄膜电阻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7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微带四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