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与活性染色一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841.8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海;于拥军;唐文君;姚金龙;向中林;杜金梅;孙昌;钱晓红;陈森;孙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L4/13 | 分类号: | D06L4/13;D06L4/12;D06L4/27;D06L4/21;D06P1/38;D06P3/66;D06P1/67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266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棉 针织物 低温 漂白 活性 染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与活性染色一浴的处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以下工艺:(1)纯棉针织物进行低温活化漂白处理,处理完成后废液不需排放;(2)漂白处理完成后,向漂白残液中加入除氧酶,使残留的双氧水充分去除;(3)利用上述残液配制活性染料染色液并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同时加入碱剂进行固色;(4)最后对染色织物进行水洗、皂煮、水洗并自然晾干。本发明将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活性染色两个工艺合并在同一处理浴中进行,既能缩短工艺流程、保证棉织物染色性能,又对漂白残液进行重复利用,节水、节能效果明显,并减少印染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与活性染色一浴的处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纯棉针织坯布上存在大量杂质如半纤维素、果胶、蜡质、棉籽壳、天然色素等,使织物色泽发黄,吸水性很差,影响其各项性能。因此,要进行以去除天然杂质为目的的精练和漂白处理,使织物获得良好的吸水性和洁净的外观,以利于后续染色等加工的进行。为了克服传统过氧化氢漂白高耗能以及降低纤维强度的缺陷,研究者们开发出了漂白活化剂,将其加入到H2O2水溶液后,其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会受到H2O2或H2O2分解物的亲核攻击,在原位生成氧化电位更高活性更强的过氧酸,从而使棉织物能在更低的温度下进行漂白,能降低纤维损伤并减少耗能。而漂白过程中存在的过氧化氢会使活性染料氧化变色,因此在染色之前必须将残留在织物上的过氧化氢充分地去除,工业上通常用高温水洗法或过氧化氢酶降解法来去除织物上残留的过氧化氢后再进行水洗,最后将织物烘干以便进行后续染色等加工。常规活性染料染色过程通常需要加入30-150g/L的无机盐(氯化钠、元明粉)进行促染,上染30-60min后才加入碳酸钠进行固色。
总之,现行的纯棉针织物染整加工工艺中,织物低温漂白处理和活性染料浸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棉织物漂白前处理完成后,往往将漂白处理液排放,当进行后续活性染料染色时再注入清洁新水进行染浴配制。因此,现行工艺耗水、耗能量都较大,生产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低温漂白工序完成后的残液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活性染料染色浴的配制,实现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前处理和活性染色一浴加工,既能缩短工艺流程、保证棉织物染色性能,又对漂白残液进行重复利用,节水、节能效果明显,并减少印染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棉针织物低温漂白和活性染色一浴加工工艺,利用漂白残液作为后续棉织物活性染色的染液,利用漂白过程使用的柠檬酸钠充当染色过程的促染剂,一是能够短时上染,另一个是降低了促染剂的用量,既能缩短工艺流程、保证棉织物染色性能,又对废水及试剂重复利用,减少耗能和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低温活化漂白前处理:将纯棉针织物浸渍阳离子漂白活化体系进行漂白处理:其中,阳离子漂白活化体系中含有阳离子漂白活化剂、双氧水、酸碱调节剂、渗透剂、双氧水稳定剂;
(2)漂白处理完成后,直接加入过氧化氢酶使残留的双氧水充分分解;
(3)染色、固色:在上一步得到的残液中加入活性染料和促染剂,纯棉针织物浸渍,染色0.1-60min,然后固色;
(4)后处理:染固色完成后将织物取出,水洗后进行皂煮,洗涤,然后晾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用酸碱调节剂为醋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的一种或多种复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的漂白处理,浴比10:1~20:1,温度25~50℃,时间30~9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