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LDS蛋白在促进脂滴或脂肪体结合DNA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4418.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生;张聪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95 | 分类号: | C07K14/195;C12N15/31;C07K19/00;C12N15/62;A61K47/64;A61K4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lds 蛋白 促进 脂肪体 结合 dna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MLDS蛋白在促进脂滴或脂肪体结合DNA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表明:脂滴通过一种主要脂滴蛋白MLDS结合并保护基因组DNA,从而增加了RHA1在紫外线照射和极端低氮环境下的存活率。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脂滴会通过MLDS结合及招募DNA,为研究脂滴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也为脂载核酸药物的开发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LDS蛋白在促进脂滴或脂肪体结合DNA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脂滴是一种已经在几乎所有的生物中都被发现的细胞器。除了熟知的功能外,在不同的生物体的细胞中,脂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脂滴作为细胞器发挥着存储、新陈代谢、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的功能。脂滴的动态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在植物和动物中脂滴的数量和大小,以及脂肪酸组成对食物的营养至关重要。此外,植物和微生物中脂滴的三酰基甘油可被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因此,脂滴在人类健康、食品质量和生物燃料的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滴与其它膜质细胞器的区别在于它的中性脂核及单层磷脂膜(Farese和瓦尔特,2009;马丁和帕顿,2006年),这使脂滴成为一种独特的细胞内膜细胞器。另外,其常驻蛋白主要定位在脂滴上而不是其它内膜细胞器上。以前的研究发现,真核的脂滴蛋白PLIN1/perilipin和PLIN2/ADRP能定位到细菌的脂滴上(Hanisch等人,2006)。而线虫的脂滴蛋白DHS-3和MDT-28也能定位到哺乳动物CHO K2细胞的脂滴上(那等人,2015年)。这表明脂滴常驻蛋白几乎没有物种特异性。
由于脂滴存在于从人到细菌的各个物种中,以及脂滴常驻蛋白具有很强的保守特性,因此,脂滴可能是最早进化出来的细胞器,对于基本生命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脂滴的单层磷脂膜可以提供一种不同于其他细胞膜结构的独特膜质环境。这种特殊的化学和物理环境可以提高某些细胞过程的特异性和效率。
Ding等人(2012年)和陈等人(2014年)通过对目前发现的含有脂滴及甘油三酯较多的两种菌株Rhodococcus jostii RHA1(RHA1)和Rhodococcus opacus PD630(PD630)的脂滴蛋白质组进行鉴定分析,发现了一种能改变脂滴大小的、主要的脂滴蛋白,并将其命名为microoganism lipid droplet small(MLD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MLDS蛋白或MLDS蛋白截短体或MLDS蛋白截短体的融合蛋白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MLDS蛋白或MLDS蛋白截短体或MLDS蛋白截短体的融合蛋白在如下(1)-(5)中任一种中的应用:
(1)结合或招募DNA;
(2)介导或辅助介导脂滴或脂肪体结合或招募DNA;
(3)定位于脂滴或脂肪体;
(4)提高细菌在逆境胁迫下的生存率;
(5)制备脂载核酸药物。
上述应用中,
所述MLDS蛋白截短体为蛋白质MLDS-C或蛋白质MLDS-N;
所述蛋白质MLDS-C为去除MLDS蛋白N端第1-232位氨基酸,且保持其他氨基酸序列不变后得到的蛋白质;
所述蛋白质MLDS-N为去除MLDS蛋白C端第233-276位氨基酸,且保持其他氨基酸序列不变后得到的蛋白质;
所述MLDS蛋白截短体的融合蛋白为蛋白质ADRP-MLDS-C或蛋白质MLDS-N-H1;
所述蛋白质ADRP-MLDS-C为所述蛋白质MLDS-C与ADRP蛋白融合得到的蛋白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4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