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钴盐、硫脲为原料制备硫脲类钴配合物的简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4654.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9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张亚;刘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6 | 分类号: | C07F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脲 原料 制备 配合 简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硫脲类钴配合物的,特别涉及一种以钴盐、硫脲为原料制备硫脲类钴配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配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随着化学领域的发展,硫脲类金属配合物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是化学中极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冶金、金属分离和提纯、生物化学、医药、发光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硫脲类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近年来,在非线性光学,抗微生物,抗肿瘤,离子识别和催化等方面展现了优良性能。当前,人们主要开发了TTZA(Zn(NH2CSNH2)3(CH3COO)2),BTCZA(CdZn(NH2CSNH2)2(CH3COO)2)和BTAC(NH4+Cl-[2CS(NH2)2])等多种硫脲类金属配合物,硫脲类金属配合物合成方法有加热回流法、调节PH法、氧化还原法。对应的制备手段存在着过程复杂、不可控因素多、质量低、或者产量低等缺点。因此,如何简单且大规模合成硫脲类金属配合物仍是该合成领域的一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制备过程复杂、不可控因素多、产品质量与产量较低等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强、产率高、易转移、利用钴盐和硫脲制备硫脲类钻配合物的方法—蒸发法。采用蒸发法合成C4H16CoN10O6S4和C4H16Cl2CoN8S4配合物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以钴盐、硫脲为原料制备硫脲类钴配合物,其原料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比为钴盐︰硫脲=1︰1~6;
制备上述硫脲类钴配合物的简易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称取质量比为1︰1~6的钴盐、硫脲;
(2)将步骤(1)中的钴盐、硫脲,放入任意体积比的醇、水容器中并充分搅拌;
(3)将步骤(2)中的容器在30℃~90℃的烘箱中加热6~48小时,干燥后取出,即得到硫脲类钴配合物。
所述步骤(1)的钴盐为硝酸钴或氯化钴。
所述步骤(1)的醇为乙醇。
所述步骤(3)的烘干方式是0℃~-80℃的冷冻真空干燥。
所述硫脲类钴配合物为C4H16CoN10O6S4和C4H16Cl2CoN8S4。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时间短、所用金属盐低毒、危险性小、操作方便,对环境非常友好,所获得的产品为硫脲类钻配合物晶体;通过调控醇水比例、钴盐的种类等条件,可获得硫脲类钻配合物,调整反应温度、控制反应时间、改变干燥手段,实现硫脲类钻配合物的可控制备。该方法与现有加热回流法、调节PH法、氧化还原法等配合物合成方法相比较,制备工艺简单、可重复性强、产率高、易转移,为实现硫脲类钻配合物的功能化和实用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附图说明
图1是化学式为C4H16CoN10O6S4的硫脲类钻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XRD)图;
图2是化学式为C4H16Cl2CoN8S4的硫脲类钻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XRD)图;
图3是由醇:水=2:0制得的化学式为C4H16CoN10O6S4的硫脲类钻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XRD)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4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