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超声探头的Q帧T孔径复合发射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4988.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刚;郭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苏婷婷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超声 探头 孔径 复合 发射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探头的Q帧T孔径复合发射成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为每个侧向发射孔径均对应设置一个扫查线组,以任一扫查线组为基础扫查线组,将其他扫查线组插入到基础扫查线组中,以形成对应当前扫查图像的最终扫查线;逐线扫描各个超声扫查线,获取每条超声扫查线对应的扫查线数据;扫描过程中,对应每条超声扫查线均采用其所在扫查线组对应的侧向发射孔径进行扫查;将各个扫查线数据转换为原始图像数据;对所述原始图像数据沿所述最终扫查线的扫描方向做X阶平滑滤波,以获得最终的图像。本发明在不损失帧频的前提下,解决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发射端侧向声束近中远场的声束宽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超声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超声探头的Q帧T孔径复合发射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超声成像以其实时成像,成像速度快,无创无辐射,可连续动态以及可重复扫查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医学成像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像手段之一。
当前临床上用得最广泛的一维探头包括线阵,弧阵和相控阵;其横向和纵向分辨率表现都很优秀,但是其侧向分辨率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于一维探头侧向孔径大小是固定的,侧向聚焦一般通过声透镜来实现固定焦点的机械聚焦,因此其侧向声场只在机械焦点附近侧向波束宽度最窄,而在远离机械焦点的地方,侧向波束宽度比较宽;然而,侧向波束宽的地方,部分容积效应大,表现为图像的对比度差,容易引入伪像;当侧向波束宽度大于病灶尺寸,或者虽然小于病灶尺寸,但声束包含部分组织时,则病灶回声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回声重叠,产生部分容积效应,进而导致成像质量较差。
为了改善一维探头侧向采取固定孔径和固定焦点引起的机械焦点之外波束宽的缺点,1.25维、1.5维、1.75维以及二维探头被引入使用。
二维探头成像发射端能实现电子聚焦,接收端能实现电子动态聚焦,因此能很好地控制横向和侧向的波束宽度,但是二维探头会大大增加阵元的数目以及探头电缆数目,探头设计相当复杂,而且对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1.25维、1.5维探头和1.75维探头,相比二维探头,其接收聚焦都是在探头内部完成,与1.25维探头一样,并未增加系统横向波束合成的通道数,使得在不增加超声系统横向波束合成通道数的前提下,对侧向波束的动态控制成为可能,尤其是接收端的实时动态聚焦,能大大提高侧向接收波束宽度的一致性,从而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图像质量。
然而,对于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的发射端,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其均是通过声透镜来实现固定焦点的机械聚焦,同时,相对于其侧向发射孔径可以调节;如此,导致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一般发射焦点在近场区域的时候,侧向孔径要开得小一些,以实现窄的侧向波束宽度,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但是小的侧向孔径会导致远场的波束宽,而且能量低,其穿透和图像对比度都会下降;相反,当发射焦点在远场区域的时候,侧向孔径要开得大一些,以实现远场区域窄的侧向波束,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但是大的侧向孔径会导致近场区域的容积效应增大从而降低图像的对比度。相应的,对于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的发射端还是面临着机械焦点附近侧向波束窄,远离机械焦点区侧向波束宽,波束宽度不均匀的问题。
对于1.25维、1.5维和1.75维探头的发射端,目前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提出了多焦点声透镜,来实现发射端的多焦点控制,提高发射端侧向波束的一致性;但是,这种多焦点的声透镜设计需要在侧向沿侧向孔径中心向两侧设计不同曲度的声透镜,设计较为复杂,一般被采用得也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探头的Q帧T孔径复合发射成像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探头的Q帧T孔径复合发射成像方法,所述Q取值为1,所述T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4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辐射铅衣支撑装置
- 下一篇:超声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