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5114.5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9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闫跃飞;张震;闫磊;杨文华;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
主分类号: | B67B3/12 | 分类号: | B67B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体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包括装置架体,装置架体上设有具有扭矩输入端和直线动作输出端的丝杠丝母机构,直线动作输出端连接有顶压件,顶压件包括用于随直线动作输出端向前方的连体瓶移动时与连体瓶的瓶盖接触并将瓶盖逐渐向上翻起至与瓶身垂直的且前低后高的第一顶压部,顶压件还包括用于将翻起后的瓶盖逐渐下压至与瓶身的夹角小于30度的第二顶压部,第二顶压部上具有用于先与瓶盖接触的且靠上和靠前的第一顶压点、以及后与瓶盖接触的且靠下和靠后的第二顶压点,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还包括动力输出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管是上翻瓶盖,还是下压瓶盖,甚至是最终的压紧瓶盖,都不需要人工施力,因此大大减轻了人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奶牛养殖牧场不断向规模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单个牧场的牛只数量可以达到5000只以上,全国大概有1400万只奶牛,这么庞大的数量所对应的牛奶采样工作也非常巨大,牛奶奶质需要每月检定测量一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不合格的牛奶流向市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降低人类防疫能力。
牛奶采样时所用到的采样瓶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目前采样瓶的清洗都是依靠人工清洗,然后滴注防腐剂,最后合盖。对于单个连体瓶来说,合盖时需要将连体瓶的瓶盖先翻上来,然后再用力将瓶盖扣紧在瓶身上,虽然封盖一个瓶盖并不需要太大的力,但是由于数量巨大,因此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总体劳动强度很高,致使操作人员非常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人工工作量的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包括装置架体,装置架体上设置有具有扭矩输入端和直线动作输出端的丝杠丝母机构,所述扭矩输入端连接有动力源,所述直线动作输出端连接有顶压件,所述顶压件包括用于随直线动作输出端向前方的连体瓶移动时与连体瓶的瓶盖接触并将瓶盖逐渐向上翻起至与瓶身垂直的且前低后高的第一顶压部,所述顶压件还包括与第一顶压部相连的用于将翻起后的瓶盖逐渐下压至与瓶身的夹角小于30度的第二顶压部,第二顶压部上具有用于先与瓶盖接触的且靠上和靠前的第一顶压点、以及后与瓶盖接触的且靠下和靠后的第二顶压点,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翻起和下压之后的瓶盖压紧在瓶身上以实现封盖的动力输出部件,所述动力输出部件具有可向下移动的下压端。
所述第一顶压部为第一顶压面,第二顶压部位于第一顶压面的后侧。
所述第二顶压部为第二顶压棱,第二顶压棱悬伸在第一顶压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压点位于第二顶压棱的靠近第一顶压部的一端、第二顶压点位于第二顶压棱的远离第一顶压部的一端。
所述顶压件呈块状结构,所述第二顶压棱是由呈三棱柱状的块体沿两条对角线以及一条棱边切除掉一个三棱锥后所形成的切面的棱边构成。
所述直线动作输出端为丝母,丝母上固定有支座,所述顶压件和动力输出部件均固定在支座上。
所述支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动力输出部件的下压端与瓶体是否处于同一垂线上的光电检测开关,所述光电检测开关、动力输出部件以及动力源均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连体瓶自动封盖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连体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设置有瓶夹,所述瓶夹有至少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未经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切换电动或手动驱动方式的旗杆离合机构
- 下一篇:跟随式伺服驱动旋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