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寻呼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474.5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7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龚婷;陈祥榴;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52/02;H04W6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制化 寻呼信息 终端 网络侧设备 寻呼消息 寻呼 发送 网络 携带 配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寻呼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网络侧对至少一个终端进行定制化寻呼信息配置;网络侧需要发送定制化寻呼信息时,向终端侧下发一条或多条定制化寻呼消息,每条定制化寻呼消息携带有需要发送的定制化寻呼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可以实现对某类终端进行统一寻呼,大幅减少空口寻呼消息的发送数目;并实现对某类或某个终端进行特定寻呼,通知终端发起特定业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移动通讯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通讯技术在过去三十年里不断演进,未来的应用场景向多维化发展,业务需求差异化也很大,如高达10G速率的极速宽带业务,端到端时延1ms的低时延超可靠业务,100万连接的海量连接业务等。未来的无线通讯技术,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在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也有大量的通讯需求,比如现在高速发展的物联网。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具有低成本、广覆盖、低功率、大连接等特征,能有效提高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覆盖区域。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现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中,网络侧呼叫某一终端时,下发的寻呼消息内容包含每个终端独有的用户识别码(UEIdentity,后面简称UE ID),终端通过侦听对应的寻呼块,解析每条寻呼消息中的UE ID,识别出是否是自己的寻呼,而且UE也只能识别出自己的寻呼,不能确定此寻呼对应的业务类型。
基于现有方式,当网络侧要寻呼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多个终端时,必须对每一个终端先查找对应的寻呼区域,然后对这个区域中的所有节点为每一个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携带终端对应的UE ID,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临时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等识别码,节点收到后逐一发送寻呼消息。当这类业务的终端非常多,例如物联网海量链接情况下,需要被寻呼的终端数量会非常多,从而网络侧必须下发的寻呼消息流量也非常大,不仅会导致基站功耗增加,空口资源耗费,也可能会造成寻呼消息拥塞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对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进行定制化寻呼,可以大幅减少空口寻呼消息,达到降低空口拥塞及减少基站功耗的问题,极大提升空口寻呼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寻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对至少一个终端进行定制化寻呼信息配置;
网络侧需要发送定制化寻呼信息时,向终端侧下发一条或多条定制化寻呼消息,每条定制化寻呼消息携带有需要发送的定制化寻呼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制化寻呼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定制化业务类型信息、定制化分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终端侧下发一条或多条定制化寻呼消息,包括:
在每个寻呼周期内所有寻呼块上发送所述一条或多条定制化寻呼消息,或者,在公共寻呼信道或公共寻呼块上发送所述一条或多条定制化寻呼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