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检测四环素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25581.8 申请日: 2017-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6868622B 公开(公告)日: 2020-04-03
发明(设计)人: 傅志贤;吴晓琼;戎非;苏荣荣;吕开青;汤亚如;岳佳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主分类号: D01F6/56 分类号: D01F6/56;D01F1/10;D01D5/00;C08F220/06;C08F222/14;C08J9/26;B01J20/26;B01J20/30;G01N30/02
代理公司: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代理人: 吕鹏涛
地址: 210088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四环素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检测四环素的纳米纤维,它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四环素、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乙腈充分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密封进行聚合反应;(B)聚合反应后分离出聚合物,用溶剂洗脱除去四环素,干燥,得到四环素分子印迹微球;(C)将四环素分子印迹微球与聚苯乙烯、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混合得到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静电纺丝,纺出的纤维干燥后得到分子印迹的纳米纤维。本发明的分子印迹纤维材料具有比微球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强的亲和力,使用本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成本较低,制备条件温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分子检测技术领域涉,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尺度下的可用于检测四环素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一定毒性,长期食用含抗生素的食品对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损伤,甚至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易引起体内耐药菌增加,使抗菌药物失效,因而,其残留检测技术一直是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

目前检测四环素的主要方法有微生物法、薄层色谱法、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欧盟法律对各种动物源性食物中毒四环素(母体及异构体总量)最大残留限量作出如下规定:肌肉中不超过100ppb,肝脏中不超过300ppb,肾脏中不超过600ppb,蛋中不超过200ppb,牛奶中不超过100ppb。我国农业部也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ppb。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指把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分子,制备对该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聚合物的过程,通常被定义为制备与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与天然抗体同样的识别性能力和与高分子同样的抗腐蚀性能的双重优点,它具有结构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三大特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如色谱中对映体和异构体的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均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于一些生物样品或环境样品,被测组分浓度通常非常低,因此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进行富集,纯化。固相萃取技术因其具有易于实现自动化、灵活多变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已被视为分析测定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标准方法。为了使被测组分获得高的富集倍数并尽量纯化基本成分,要求用于固相萃取的吸附剂材料对被测物质要有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然而传统的吸附剂如C8和C18键合硅胶材料,选择性差,往往难于满足复杂样品的要求;而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生物活性材料如免疫亲和剂又有制备麻烦、费时、成本高、稳定性差及不宜在有机溶剂中使用等缺点。利用分子印迹化合物的分子识别能力,可望实现有选择的固相萃取,克服生物样品体系复杂、预处理手续繁琐等因素,在富集待分析物的同时,除去大部分干扰组分,从而方便仪器分析。

目前,已有关于基于分子印迹理论分离四环素的研究,如CN101397163,CN1011080等,其制备的分离核心材料为以四环素为模板,利用本体聚合技术获得的固体颗粒,由于难以控制粒径,导致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比较大,粒径不均一,在装填时会不均匀,进而影响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具有高亲和性和高选择性吸附的分子印迹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分子印迹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在食品中四环素的分离或富集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可用于检测四环素的纳米纤维,它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四环素、甲基丙烯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乙腈充分混合后,加入引发剂充分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密封进行聚合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未经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