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AM‑DMDAAC)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931.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郑怀礼;赵传靓;丁俊文;郝偲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6/02;C08F2/48;C08F2/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 dmdaac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AM-DMDAAC)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污泥调理剂。随着水质的不断恶化和排水量的不断增大,导致污水处理量增多和处理深度加大,进而污泥量变大。因而对于阳离子聚丙稀酰胺(CPAM),无论是其需求量还是种类都必不可少。然而传统的阳离子聚丙稀酰胺(CPAM)大多阳离子单元分布不集中而使得正电荷密度较小,从而限制了其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针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缺陷,人们研发了P(AM-DMDAAC)即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目前合成的方法为通常是以丙烯酰胺(AM)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低分子聚丙烯酸钠(PAAS)为模板,通过紫外引发聚合合成P(AM-DMDAAC),而紫外合成是关键。
近年来,紫外光(UV)引发水溶液聚合技术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因为这种方法是环保、节能,并反应速率较快生产。高压紫外光灯主要使用功率为500-1000W,主要波长为365nm。另外使用200-W高压汞灯光照120分钟可以通过疏水聚合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此外,这些研究还报道了在UV引发下表面改性的改进。
然而,一些新问题随之出现。极端温度是高压紫外线引发中最大的问题,其记录高达60-70℃。另外为了确保聚合反应在适宜恒定的条件下,必须添加复杂的冷凝设备以降低温度。因此,设备会增加生产成本并在工业生产和操作困难。另一方面,极端温度导致聚合物的交联,进一步导致絮凝剂的溶解度降低。此外,高压紫外光具有更高的穿透性,因此被认为会造成车间劳动者的重大安全威胁,而且高压紫外光能耗更大,不建议在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效果好、安全性高的P(AM-DMDAAC)的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AM-DMDAAC)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AM单体(丙烯酰胺)、DMDAAC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尿素和作为模板的PAAS(丙烯酸钠),在低压紫外光的作用下引发聚合反应来合成P(AM-DMDAAC),即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向广口瓶中加入AM单体和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PAAS、DMDAAC单体、尿素和EDTA,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混合溶液。
2)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4,再通氮驱氧;然后在氮气气氛中加入偶氮引发剂,并继续通氮气10min,再将广口瓶密封,形成密封反应体系。
调节pH是因为若反应体系pH值过低,则聚合过程中AM单体上的酰胺基(-CO-NH2)容易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的酰亚胺化反应,导致聚合产物交联或产生支链,降低模板聚合物的极限粘度;若反应体系pH值过高,则会加快链转移速率,影响链增长,无法形成较高极限粘度的聚合产物。是以,调节体系PH=4可使得AM被充分利用。
3)将密封反应体系置于波长为253.7nm、功率为24W的紫外光下照射1h以上,然后静置该密封反应体系2h以上,在密封反应体系生成的透明胶体状物质即为P(AM-DMDAAC)。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为了进一步提纯,还可以包括步骤4):将透明胶体状的P(AM-DMDAAC)解于蒸馏水,并加入盐酸调节pH调节至pH<2,再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提纯,得到沉淀;将剪碎上述沉淀,并再次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提纯;重复剪碎、洗涤提纯若干次后,将得到的沉淀于60℃下干燥至恒重,即得白色固体状的P(AM-DMDAAC)。
其中:在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中,AM单体和DMDAAC单体的质量分数之和为25%,是因为在单体总质量分数较低的情况下,单体与紫外光照射所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的碰撞概率降低,单体与单体之间接触机会减少,影响分子链的产生和增长,并且降低聚合反应的速率,因此聚合产物的极限粘度较低;而当单体总质量分数过高时,单体与单体、单体与活性自由基之间接触碰撞的概率增加,导致聚合反应的速率加快,产生的聚合反应热无法及时散去,易产生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降低聚合产物的极限粘度。此外,单体总质量分数过高还会导致的聚合产物分子结构严重的交联支化,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