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苯基新木质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952.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柳继锋;秦上尚;苏晓玉;葛素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基 木质素 化合物 制备 抗菌 药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苯基新木质素类化合物的应用,尤其涉及含有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及其衍生物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肺炎、脓毒性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和心内膜炎等多种致死性感染。尤其是医院获得性MRSA(hospital-acquired MRSA,HA-MRSA),基于其多重耐药和易传播的特点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目前仅糖肽类万古霉素及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等少数几类药物对其有效。因此一些学者也将MRSA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并列为世界三大感染性疾病。有资料表明,美国每年因MRSA感染导致死亡的患者数相当于AIDS、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的总和。虽然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替加环素等少数药物经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MRSA感染,但近年来临床上已发现上述药物的耐药菌株,并且分得的几率逐渐增加,故新型抗MRSA感染药物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
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是自八角属(Illicium)植物茎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三苯基新木质素类化合物。其提取分离操作简便,因此由其生产的抗菌药物或其衍生物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目前未见将其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化合物红花八角醇(Dunnianol)或大花八角醇(Macranthol)为有效成分的药物在制备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人在长期从事抗菌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对初筛的几种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用植物进行活性追踪,从中分离得到2个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发现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及其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药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所说的三苯基新木质素类化合物为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及其衍生物,其化学通式如下:
其中R1为H或OH,R2为H或OH。
优选如下式(1)、(2)化合物:
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提取方法:在典型的分离方法中,将包含该化合物的植物与一种或多种有机试剂一起粉碎以形成一种或多种植物提取物,然后纯化该提取物以得到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得自八角属植物,特别是得自八角属植物种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红花八角(Illicium dunnianum)或文山八角(Illicium tsaii)中提取分离得到。其它八角属植物种例如华中八角(Illicium fargesii)也可用于提取本发明化合物。
本发明从天然来源分离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本发明化合物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均为公认技术,在各种文献中均可查阅到。
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株,特别是MRSA和耐青霉素变异菌株方面,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具有比现有技术有更好的活性,例如对细菌的多药抗药性菌株的活性。在发明人进行的实验中,发现所述化合物具有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耐药的菌株在内的所有多药抗药性菌株的显著活性。可以将本化合物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该药物组合物含有质量百分比0.1-99%本发明化合物,优选为0.5-90%,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或涂膜剂的形式使用。红花八角醇,大花八角醇及其衍生物的组合物采用制药领域公认的方法制备成各种剂型。如液体制剂(注射液、混悬剂、乳剂、溶液剂、糖浆剂等)、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等)、喷剂、气雾剂、软膏剂等。本发明的药物可经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舌下给药、粘膜透析等给药途径进行细菌感染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