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989.5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进行向电池的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充电装置通常设置有检测电池电压的电压检测部,在向电池的充电时,基于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向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
另外,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也被用于检测电池、充电装置的断线、短路、电池与充电装置的连接部分的断线、接触不良这样的各种异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4325号公报
然而,若经由流向电池的充电电流流动的充电路径来检测电池电压,则存在电池电压的检测值受到由于电流流向充电路径而产生的压降的影响,与真实的电池电压相比变低的情况。并且,若电池电压的检测值比真实值低,则产生过充电等,不能够正常地执行向电池的充电。
对于防止这样的问题,考虑与充电路径独立地另行设置没有充电电流流动的检测用路径,并经由该检测用路径来检测电池电压。
但是,若这样,存在不能够根据检测出的电池电压来检测充电路径的断线、短路等异常的情况。另外,也考虑在检测用路径产生断线、短路等异常时,也与电池为充满电状态无关,由电压检测部识别为电池电压为“0”,电池被充电。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在与向电池的充电路径独立地另行具备电池电压的检测用路径的充电装置中,在这两路径的一方中产生断线等异常时能够检测该异常。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充电装置具备: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分别用于连接电池的正、负的电极;充电部,经由与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连接的充电路径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控制部,控制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
另外,充电装置具备经由作为充电路径之外的路径的检测用路径检测电池电压的第一电压检测部、以及经由充电路径检测电池电压的第二电压检测部的这2个电压检测部。
并且,控制部在由第一电压检测部以及第二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的差的绝对值为阈值以上时,判断为在充电路径以及检测用路径的至少一方存在异常,并禁止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
换句话说,若充电路径和检测用路径均正常,则由2个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的差较小,若在充电路径与检测用路径的一方产生断线、接触不良等异常,则由2个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的差较大。
因此,能够通过如上述那样判断由2个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的差的绝对值是否为阈值以上,来检测在充电路径与检测用路径的一方存在异常。
并且,若检测出在充电路径与检测用路径的一方存在异常,则控制部禁止向电池的充电,因此,能够抑制向电池的过充电等异常的充电。
另外,在判断为充电路径以及检测用路径正常时,控制部将由第一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用于充电控制即可。
这样,能够不受由于充电电流流动而在充电路径产生的压降的影响就检测出电池电压,因此,能够良好地实施充电控制。
在此,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始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之前的期间,基于上述的电池电压的差的绝对值与阈值来判断充电路径或者检测用路径的异常。
这样,能够在充电路径与检测用路径的任意一个存在异常时,禁止开始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向电池的异常充电。
另外,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始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之后,基于上述的电池电压的差的绝对值与阈值来判断充电路径或者检测用路径的异常。
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开始向电池的充电开始起,判断充电路径或者检测用路径的异常,因此,最好在开始从充电部向电池的充电之前的期间也实施异常判断。
另外,在如这样,从向电池的充电开始前持续至充电开始后实施异常判定的情况下,在不向充电路径流过充电电流时和流过充电电流时这两方实施异常判断。
并且,在向充电路径流过充电电流时,由第二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受在充电路径产生的压降的影响,因此,即使各路径正常,由各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池电压的差也变大。
因此,也可以在从向电池的充电开始前持续至充电开始后判断充电路径或者检测用路径的异常时,使异常判断所使用的阈值成为与向电池的充电开始前所使用的阈值相比,充电开始后所使用的阈值为较大的值。
另外,对于在向电池的充电开始后的异常判断所使用的阈值,也可以使其根据流向充电路径的充电电流并按照充电电流越大则阈值越大的方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