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6661.5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源;童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4 | 分类号: | H05B6/64;H05B6/68;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金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件 加热炉 负载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波炉、烤箱等加热炉已进入每个家庭,对于微波炉和烤箱的使用都不陌生,但目前所使用的微波炉和烤箱在使用时,其:当微波炉或烤箱中未放入待加热食物时,若误操作启动的话,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影响电器寿命及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能够更方便快捷检测到炉腔内食物分布情况,可以提供多重性能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包括光感器件及检测电路、主控芯片、控制电路和外围加热电器件,所述光感器件及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经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外围加热电器件相连,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热程序执行前,通过安装在炉腔内的多路光感器件,检测炉腔内负载的形状和大小;
(2)当主控芯片接受到加热指令时,通过传感器检测炉腔内食物的当前情况,当传感器检测到食物时,控制电路控制启动加热程序,否则停止加热程序,并发出异常报警;
(3)在加热中,当检测到食物形状发现明显变化时,通过光感器件计算出食物的大小,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主控芯片,通过主控芯片计算出最佳的加热火力和时间;
(4)根据加热时间和火力大小,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外围加热电器件对食物的加热时间和加热火力大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随便检测被加热食物不同位置的温度,当检测到食物在炉腔中的位置时,选取最适合的加热器件,对食物进行定点加热。可以防止对空置的位置加热,也可以防止局部加热过度,从而达成最优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感器件对加热炉负载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包括光感器件及检测电路、主控芯片、控制电路和外围加热电器件,所述光感器件及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经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外围加热电器件相连。在微波炉、烤箱等加热炉的炉腔内安装多路光感器件(前后、左右、上测),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检测到炉腔内负载物形状大小,以及在加热过程中形状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发送给主控芯片,作为主控芯片运行程序的一个判断条件,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加热程序执行前,通过安装在炉腔内的多路光感器件,检测炉腔内负载的形状和大小;
S2:当主控芯片接受到加热指令时,通过传感器检测炉腔内食物的当前情况,当传感器检测到食物时,控制电路控制启动加热程序,否则停止加热程序,并发出异常报警;
S3:在加热中,如运行的是特殊菜单,如解冻、融化等在加热过程中食物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的程序,当检测到食物形状发现明显变化时,通过光感器件计算出食物的大小,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主控芯片,通过主控芯片计算出最佳的加热火力和时间,避免加热过度影响食物口感
S4:根据加热时间和火力大小,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外围加热电器件对食物的加热时间和加热火力大小,达到最佳的烹调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中增加多路加热器件对食物进行加热,根据食物摆放的位置,使用最优的加热器件组合运行菜谱中菜单,可以通过光感器件计算出食物的大小,传给主控芯片的MUC,MCU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加热火力和时间,达到最佳的烹调效果。半导体微波炉,以及其他具有多路加热器件的炉子。这一类型的加热炉具有可定点的特性,并且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随便检测被加热食物不同位置的温度。当检测到食物在炉腔中的位置时,选取最适合的加热器件,对食物进行定点加热。可以防止对空置的位置加热,也可以防止局部加热过度,从而达成最优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6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