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7044.7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吕邵娃;薛娟;郭玉岩;王知斌;苏晓琳;匡海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海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牡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组合物由类叶牡丹、白芍和麻黄组成,属于中药新药技术领域。本复方制剂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有很好的疗效。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病理特点为关节滑膜炎症、细胞增生、肉芽肿形成、软骨破坏,通常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破坏、畸形,甚至致残。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病变,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因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尚未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目前,抗炎和免疫疗法是治疗RA的主要手段。免疫疗法中以免疫抑制剂为主,常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烷化剂等,使得寻找出高效、低毒且能提高患者顺应性的治疗药物已成为药学工作者研究的着眼点。
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红毛七属植物,又称红毛七、葳严仙。《中药大词典》记载其性温,味苦辛,具有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的功效,民间常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扁桃体炎等症,疗效显著。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和生物碱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白芍苷、氧化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还含有部分三萜化合物以及鞣质等。
麻黄本品为麻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Ephedra equisetina B)的干燥全草。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本发明以类叶牡丹、白芍、麻黄为基础研究开发,是临床效验方,方中以类叶牡丹为主药,但类叶牡丹味苦,性寒,长期服用易产生副作用,而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本复方以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以类叶牡丹、白芍和麻黄配伍,可以很好的降低副作用并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药理学研究显示配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优于单方。
本专利所涉及的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包括类叶牡丹、白芍和麻黄三味药的有效成分提取物,三者配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类叶牡丹有效成分提取物、白芍和麻黄有效成分混合提取物组成。该组合物中类叶牡丹有效成分提取物、白芍和麻黄有效成分混合提取物的重量配比为0.25~2:2~0.25,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重量配比优选为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方类叶牡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类叶牡丹粉碎成粗粉,用水、低分子醇、含水低分子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4次,每次加6~12倍量水、低分子醇、含水低分子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每次2~4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即可得到类叶牡丹提取物,将类叶牡丹提取物经水混悬再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先用蒸馏水洗脱,再用20%~70%乙醇梯度洗脱,收集20%乙醇洗脱液4~8倍柱体积,收集30%乙醇洗脱液4~10倍柱体积,收集70%乙醇洗脱液4~8倍柱体积,合并洗脱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回收后得到白芍和麻黄有效成分混合提取物;类叶牡丹有效成分提取物中类叶牡丹标志性有效成分葳严仙皂苷C和葳严仙皂苷G的含量可达该提取物重量百分比的20%以上。
将白芍和麻黄混合后粉碎成粗粉,加水、低分子醇、含水低分子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2~5次,每次加6~12倍量水、低分子醇、含水低分子醇或其他有机溶剂,每次2~4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回收后得到白芍和麻黄有效成分混合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海学,未经匡海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