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及在苜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7347.9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献;张正社;闵学阳;韦兴燚;王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730020 甘肃省兰州市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花苜蓿 ilp 分子 标记 引物 苜蓿 品种 鉴定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及在苜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36对引物,本发明可利用较少的引物组合在4h之内完成对供试苜蓿品种与已知苜蓿品种的比对鉴定,具有准确、高效、快速、成本低以及操作方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及在苜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稳定的生产力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牧草之王”的称号,在我国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苜蓿品种(包括杂花苜蓿)培育和审定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苜蓿新品种的审定和品种真实性的鉴定方法主要是通过田间种植,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别。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容易受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苜蓿品种选育过程中所用的亲本较为集中,从而导致育成品种间性状差异日趋狭窄,使得通过形态学特征进行品种鉴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建立一套快速、精确、廉价的苜蓿品种鉴定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品种鉴定中,如以PCR反应为基础的RAPD、SCAR、SSR、ILP等。与其它分子标记相比,ILP标记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ILP标记引物设计于相对保守的外显子区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特异性、共显性、中性、可靠性以及功能相关性等特点。此外,ILP标记变异适中,可以用于品种鉴定、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遗传连锁作图等方面。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迄今为止,ILP标记主要在水稻、玉米、大豆等模式植物中中得到开发并主要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如赵建亚等利用ILP标记研究了52份籼粳杂交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参见《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年第27卷第3期,《利用ILP分子标记分析籼粳杂交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但在非模式植物苜蓿中,ILP引物的开发以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因此,在全基因组水平开发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并研究其在苜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对苜蓿品种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如实施例所述36对。
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在苜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苜蓿品种包括以下表1:
表1苜蓿品种信息
一种鉴定苜蓿品种的试剂盒,包含所述的紫花苜蓿ILP分子标记引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计算DNA提取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利用较少的引物组合在4h之内完成对供试苜蓿品种与已知苜蓿品种的比对鉴定,具有准确、高效、快速、成本低以及操作方便等优势,本申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流程图;
图2是引物MsILP-07对苜蓿品种的扩增结果图;
图3是引物MsILP-20对苜蓿品种的扩增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