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座式单轨轨道的高架平移变轨装置、方法及轨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7450.3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伟 |
主分类号: | E01B25/12 | 分类号: | E01B25/12;B61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座式 单轨 轨道 平移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的高架平移变轨装置、方法及轨道。
背景技术
面对全球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人们寻求便捷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普通轿车高速、方便、快捷,但当城市车辆发展到一定数量后,大量汽车带来的交通拥堵、尾气污染、扬尘污染、交通事故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各地同时发展了地铁交通和轨道交通,这类两者造价高、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突出。
现有一种交通工具为跨座式单轨列车系统,该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电力驱动,单根轨道梁高架支撑,车厢跨座在该轨道梁上。这种交通工具是一种能够很好的解决城市中和城际间的交通通行问题的方法之一。该轨道交通工具的优势包括有:造价约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建设周期约为地铁的三分之一;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噪音低,可从城市建筑群中穿过;景观性好,能较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所以是一种实施中小运力城市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的优选方案。
但是由于该轨道交通工具的列车跨座在该高架单轨梁上,即该列车车厢的下部左右两侧覆盖住部分轨道梁,如此大大的阻碍了列车的变轨能力,特别是,当列车需要从一条轨道运行变换到另一条轨道运行时,其实施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列车不能实施灵活高效的变轨,将大大限制的该轨道交通工具的运营能力及运营效率,也同时增加了对轨道、车站及换乘站设计施工难度,而且在两条或多条线路合并的同一车站,乘客无法在该车站同一平台换乘,同时也增加了建设及维护成本。
目前,国内单轨变轨装置按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关节型变轨装置和关节可挠型变轨装置两种,前者变轨时变轨梁形成折线线形,后者变轨时可以使道变轨梁近似连续弯成曲线线形,故该两者方法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和操作控制难度大,因而很难在高架平台上实施换轨操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这种轨道交通工具的运营能力及运营效率、乘坐的便利性和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并降低换轨装置的体型和复杂程度,以减少占地空间。
因此人们亟待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和高效的跨座式单轨轨道的高架变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可靠和高效的跨座式单轨轨道的高架平移变轨装置、方法及轨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的高架平移变轨装置及轨道包括行走轨道梁、交叉轨道梁块、第一变轨梁块、第二变轨梁块、变轨执行机构、变轨锁定机构、信号灯、支撑柱和固定在支撑柱顶部的安装平台。
所述交叉轨道梁块的一端和行走轨道梁对应的一端固定,底部和安装平台固定,该交叉轨道梁块的外形为切除顶部的锲形块状;
交叉轨道梁块两侧有两个垂直侧面,交叉轨道梁块的垂直顶面和两个侧面中的一个组成为一个驳接面,交叉轨道梁块的垂直顶面和两个侧面中的另一个组成为另一个驳接面,这两个驳接面可以分别和第一变轨梁块及第二变轨梁块对应的驳接面进行贴合驳接;
交叉轨道梁块为金属框架加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金属结构,为了便于识别并起警示作用,该交叉轨道梁块涂有不同于行走轨道梁的颜色涂料,该涂料颜色为一种警示颜色或为多种警示颜色的交错组合。
所述变轨执行机构由变轨驱动单元、滑槽和台车组成,滑槽由金属材料制成,滑槽安装在安装平台内,滑槽的数量为2-12条,台车的数量和滑槽的数量一致,台车底部安装有金属轮,金属轮内嵌在滑槽内,进一步的说就是,金属轮可以在滑槽内水平方向位移,但无法在垂直方向位移,台车顶部和第一变轨梁块及第二变轨梁块固定,变轨驱动单元放置在滑槽外缘一端的安装平台上,变轨驱动单元使用液压或电力齿轮齿条结构的施力方法来改变台车的位置;
变轨执行机构执行中央机房的变轨指令实施变轨操作,变轨执行机构向中央机房反馈变轨执行状态和变轨执行结果。
所述第一变轨梁块和第二变轨梁块分别放置在交叉轨道梁块两侧,底部固定在台车上,第一变轨梁块和第二变轨梁块在变轨执行机构的作用下,能以滑槽方向做进行水平位移;
第一变轨梁块和第二变轨梁块的结构在该高架跨座式单轨轨道设计为类似于“丫”形结构时,均为弧线形轨道梁块,在该高架跨座式单轨轨道设计为类似于“卜”形结构时,一个为直线形轨道梁块,另一个为弧线形轨道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伟,未经王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