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Janus微球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7802.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1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涛;樊俊兵;宋永杨;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D17/035;C02F1/40;C02F1/48;C08L33/02;C08K3/22;C08L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janus 油水 乳液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复合Janus微球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该方法以不同结构和不同化学组成的聚合物Janus微球为基体材料,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微球表面吸附磁性纳米粒子,得到具有磁响应性的复合Janus微球;该复合Janus微球与油水乳液混合搅拌;实现油水乳液的破乳、分层;分层后施加磁场实现高效、快速的油水分离。本发明的复合Janus微球在油水界面充当粒子表面活性剂,实现油水乳液的破乳、分层;通过施加磁场可实现油水的高效、快速的分离。本发明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简单、过程迅速、条件易控;适用于不同种类、大面积油所形成油水的高效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复合Janus微球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上和生活中含油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海上原油泄漏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油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发展高效、快速的油水分离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包括:重力法,离心法,絮凝法,气浮法,微生物法等。然而,这些传统的方法存在分离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廉价的油水分离方法。目前,用于油水分离的材料主要是过滤型材料和吸附型材料。过滤型材料主要包括超亲水或超疏水的滤膜,这些滤膜能够让水或油高效、选择性通过,从而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然而,将大量的油水混合物收集起来并过滤是很难的,特别是在像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故导致的大面积油污染的情况下。除油型材料主要包括吸油材料,这些材料由于具有超亲油的性质,能够吸收大量的油,从而将油从水中分离。然而,由于其所具有的超亲油的性质,导致被吸收的油难以从吸油材料中除去,从而使其循环再利用的次数受到限制;此外,吸油材料被使用后,往往被废弃或者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发展新型的简易、快速、高效的油水分离方法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Janus微球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复合Janus微球的油水微乳液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Janus微球分散在分散剂中,得Janus微球分散液;
2)将磁性纳米粒子分散在分散剂中,得磁性纳米粒子分散液;
3)将Janus微球分散液和磁性纳米粒子分散液混合搅拌,得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固体沉淀物;将所述固体沉淀物进行洗涤、离心和真空干燥,得复合Janus微球;
4)将所述复合Janus微球分散在水中,得复合Janus微球分散液;
5)将油和水混合超声,得油水乳液;
6)将所述复合Janus微球分散液和油水乳液混合并搅拌,然后静置分层;分层后施加磁场,实现油水分离。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Janus微球分散液和磁性纳米粒子分散液的体积比为0.1:1-10:1。
进一步,所述Janus微球的形状为面包形、半球形、月牙形或碗形;Janus微球的粒径为400nm-20μm。
本发明粒径在400nm-20μm的Janus微球能有效地在油水界面充当粒子表面活性剂,实现油水乳液的破乳、分层。
进一步,所述Janus微球是外表面亲水且带电、内表面疏水且不带电的聚合物;
所述Janus微球外表面的组成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胺、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衣康酸、聚衣康酸酐、聚马来酸、聚马来酸酐、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3-烯丙氧基-2-羟基-1-丙烷磺酸钠盐、聚乙烯基磺酸钠、聚苯乙烯磺酸钠或聚-(丙烯酰氧)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