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133.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中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12N15/11;C12N15/81;A61K38/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药物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该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ETIRKAYPDANLVNDRVLR。其制备方法包括:合成编码该多肽的基因序列,并将所述基因序列转入pPIC9K质粒中,得重组质粒;用大肠杆菌DH5α扩增所述重组质粒,然后提取所述重组质粒;将提取的所述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基因表达,并提取所述多肽。该多肽可竞争性抑制Cyclin E蛋白活性,对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用于制备甲状腺乳头状瘤药物,为Cyclin E蛋白抑制剂多肽药物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瘤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领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癌发病类型的8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中青年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尚不明确,其早期无明显症状,目前治疗以手术清除为主,虽然该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PTC患者的CR率,但仍然不能抑制肿瘤的复发。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发生过程中阻断某个或多个信号通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靶向治疗肿瘤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Cyclin蛋白可控制细胞的休息、生长和分裂的周期。其中,Cyclin E是控制细胞生长周期的靶点;Cyclin E可以参与并控制细胞何时开始生成DNA,并为细胞分裂形成新细胞做准备。研究表明,Cyclin E与CDK2结合,使后者表现激酶活性。CyclinE-CDK2激酶通过催化下游p107蛋白磷酸化,磷酸化后的p107蛋白失去对E2F的抑制作用,E2F促进细胞复制有关基因转录,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使细胞分裂顺利进行。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中,Cyclin E异常高表达,刺激细胞过快分裂形成肿瘤。因此,通过阻断Cyclin E蛋白与CDK2的结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有关的基因转录,进而阻止肿瘤细胞的扩增。研究发现,在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将Cyclin E进行基因突变,该胚胎的细胞则被阻止在G1期;将抗Cyclin E的特异性抗体作细胞显微注射,被注射的细胞停留在G1期。
综上,可将Cyclin E作为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新靶点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尚未有开发成熟的利用Cyclin E蛋白抑制剂多肽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旨在解决现有临床中无Cyclin E蛋白抑制剂多肽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药物的空缺。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肽,所述多肽为Cyclin E蛋白抑制多肽,且所述CyclinE蛋白抑制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ETIRKAYPDANLVNDRVLR。
本发明提供的全新多肽,可竞争性抑制Cyclin E蛋白活性,对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瘤具有很好的疗效,为Cyclin E蛋白抑制剂多肽药物治疗人甲状腺乳头状瘤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多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合成编码上述多肽的基因序列,并将所述基因序列转入pPIC9K质粒中,得重组质粒;
用大肠杆菌DH5α扩增所述重组质粒,然后提取所述重组质粒;
将提取的所述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基因表达,并提取所述多肽。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多肽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可获得高浓度的多肽,有效保持多肽的活性,有益于对后续对该多肽药物的开发研究。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多肽在制备甲状腺乳头状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中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中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