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自动伸缩栏杆的贯通升降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9578.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昭;任涛龙;张旭峰;高利鹏;孙世珠;齐育鹏;王乐;张保强;赵力;王新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B61D15/12;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1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伸缩 栏杆 贯通 升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自动伸缩栏杆的贯通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作业平台是接触网检修作业轨道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同时也是接触网检修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对接触网设备检修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接触网设备的检修,大多采用梯车或者多台作业连挂进行检修作业,现有的贯通作业平台栏杆采用自动翻转和手动翻转结构,操作过程耗时长,很难满足当前铁路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带有自动伸缩栏杆的贯通升降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伸缩栏杆的贯通升降平台,在工作车顶端的作业平台上设置可伸缩的自动伸缩栏杆并通过自动翻转渡板实现作业平台的贯通,解决当前铁路接触网工作中贯通平台栏杆操作繁琐、占用“天窗”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满足天窗修、集中修的要求,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点,可集中操作、同步升降,也可单独控制升降作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带有自动伸缩栏杆的贯通升降平台,具有牵引车和工作车,所述两台牵引车分别置于整车两端且多台工作车依次串联成一排后置于两台牵引车中间,所述多台工作车之间及牵引车和工作车之间通过折叠风挡连接,所述多个工作车顶端均设有作业平台且作业平台上设有可伸缩的自动伸缩栏杆,所述作业平台中的平台桌面上端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有对自动伸缩栏杆进行锁定的锁定装置。
其中,所述自动伸缩栏杆包括栏杆伸缩剪叉机构、线轨滑槽、栏杆剪叉机构滑槽、伸缩栏杆油缸、横护杆和竖护杆,所述横护杆和竖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桌面和最上层横护杆上均固定有栏杆剪叉机构滑槽,所述栏杆伸缩剪叉机构上下两端均设有销轴且销轴与栏杆剪叉机构滑槽配合,所述线轨滑槽竖直固定在平台桌面上且设于最下层横护杆端部的滑轮与线轨滑槽配合,所述栏杆伸缩剪叉机构下方的安装板上固定有伸缩栏杆油缸,所述伸缩栏杆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栏杆伸缩剪叉机构铰接后通过活塞杆的伸缩使销轴沿着栏杆剪叉机构滑槽左右滑动且和滑轮沿着线轨滑槽上下滑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锁定装置且锁定装置位于伸缩栏杆油缸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为锁定油缸且锁定油缸与伸缩栏杆油缸垂直设置并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锁定油缸的活塞杆与制于伸缩栏杆油缸上端的孔配合后将伸缩栏杆油缸活塞杆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车和自动伸缩栏杆之间设有平台升降剪叉机构且各工作平台通过设于其端部的自动翻转渡板实现各作业平台的贯通,所述工作车的底部均设有为其上端的伸缩栏杆油缸、自动翻转渡板、平台升降剪叉机构和锁定油缸提供动力的液压泵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在工作车顶端的作业平台上设置可伸缩的自动伸缩栏杆并通过自动翻转渡板实现作业平台的贯通,解决当前铁路接触网工作中贯通平台栏杆操作繁琐、占用“天窗”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满足天窗修、集中修的要求;
2、当作业平台停止工作时,自动伸缩栏杆通过伸缩栏杆油缸的收缩带动其下移后收缩,并通过平台升降剪叉机构降低作业平台,使整车高度降低,达到车辆限高的要求;
3、每台工作车有单独的液压泵站提供动力,驱动伸缩栏杆油缸、自动翻转渡板、平台升降剪叉机构和锁定油缸工作,栏杆的升降、作业平台的贯通、作业平台的升降和对自动伸缩栏杆的锁定,贯通作业平台可集中操作、同步升降,也可单独控制升降作业;
4、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个作业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伸缩栏杆和锁定油缸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伸缩栏杆和锁定油缸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