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接蒸发换热器及其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865.4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祖卫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 |
地址: | 430013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接 蒸发 换热器 及其 冷却塔 | ||
1.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层换热单元叠加构成,每层换热单元为互为镜像设置的两个换热膜片,每个换热单元中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内侧沿进风方向依次包括:位于首端的排风通道、间接蒸发湿通道和位于末端的第一直接蒸发通道,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外侧沿进风方向依次对应构成:新风通道、间接蒸发干通道以及第二直接蒸发通道,间接蒸发干通道和第二直接蒸发通道之间的换热膜片连接部分构成空气静压腔;室外新风经过过滤器后进入新风通道,与流经排风通道的低温、高湿空气发生叉流热交换;被冷却后的新风进入间接蒸发干通道,在被间接蒸发湿通道内的空气等湿冷却后,一部分通过第一换热膜片回风口和第二换热膜片回风口分别进入两侧的间接蒸发湿通道,另一部分被等湿冷却后的空气则流入空气静压腔;进入间接蒸发湿通道的空气则被喷淋加湿,同时冷却膜片另一侧的干通道内空气;进入空气静压腔的被等湿冷却后的空气在静压腔内被减速扩压后静压提高,从空气静压腔流出的接近室外露点温度的空气进入第一和第二直接蒸发通道后进一步被喷淋加湿冷却,同时喷淋水的水温也被进一步冷却;
所述的排风通道通过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上设置对称的第一折弯和第一连接部并互相接触压紧得以实现;
所述的间接蒸发湿通道通过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上设置对称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互相接触压紧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回风口得以实现;
所述的第一直接蒸发通道通过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上设置对称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折弯并互相接触压紧以及位于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折弯之间的直接蒸发表面得以实现;
所述的新风通道通过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第一折弯和第一连接部实现;
所述的间接蒸发干通道通过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回风口实现;
所述的第二直接蒸发通道通过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第二连接部、第二折弯以及直接蒸发表面实现;
所述的空气静压腔通过相邻两个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膜片和第二换热膜片的第二连接部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排风通道和位于末端的第一直接蒸发通道中的气流方向与新风通道以及间接蒸发通道中的气流流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构成排风通道、间接蒸发湿通道和第一直接蒸发通道及其与之对应的新风通道、间接蒸发干通道和第二直接蒸发通道的换热膜片两侧表面压制有波纹,从而构成增强换热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膜片上位于间接蒸发干通道和间接蒸发湿通道的末端设有空气透孔和/或空气透槽,用于将被冷却的空气吸入湿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膜片在位于间接蒸发湿通道内的表面上设有亲水性植绒,以增强间接蒸发湿通道内空气-水的热质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膜片的直接蒸发表面上设有用于平衡两侧风压的透水孔和/或透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祖卫,未经陈祖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8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内冲孔机构及注塑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视机后盖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