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充电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870.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兆贤;庞继红;史宝亮;戴求;陈秀芳;芩海欣;杜意;翟星超;张雨;金怡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充电 系统 | ||
1.一种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包括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呈U型设置的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内壁两侧对应设有两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夹持件两侧设置用于检测夹持件与电动车轮胎接触时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充电桩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实时检测夹持件处的压力;
处理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接收压力数据并根据检测到的压力数据进行充电控制;
数据传输模块,可广播充电桩充电状态信号以及位置信号,并接收用户进行充电工位预约信号,并根据预约信号进行充电位锁定;
操作模块,用于人机互动,进行充电、解锁、支付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置有两个充电端,一个为正常充电端,另一个为快速充电端,且所述正常充电端的充电线的长度与处于夹紧机构内的车的充电位置相适配,所述快速充电端的充电线长于正常充电端的充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充电端以及快速充电端均设有充电线自动回收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回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内壁上的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铰接设置收卷轮,所述充电线缠绕设置在所述收卷轮上,而在收卷轮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提供扭力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充电线收入口,且在所述收入口上方设置红外传感器,且与充电线相连的充电器在充电线完全回收后遮盖所述红外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其通过连杆机构与电机联动配合,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夹紧件夹紧或松开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件处设置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置一胎压表,所述胎压表通过测量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设有过充检测模块,其检测充电状态,并在充电完成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充电完成信号到车主的终端,并同时切断充电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8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旅游纪念册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本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