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知识表示的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176.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璋;李骁勇;张瀚;陈小武;王黎;陈曦;董胡适;黎重远;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知识 表示 钢铁 生产 调度 模型 匹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智能控制与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知识表示的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过程中物料在各工序间流转,同一作业跨中的上下游工序靠天车运输来实现衔接;而对于不同跨中的工序,则主要靠台车运输实现衔接;运输的物料包括废钢、铁水、钢水、辅料和容器等。从铁水进入炼钢车间到钢水注入连铸机整个过程的物料运输通畅,是保证炼钢过程正常运转的基石。合理的作业计划及意外情况下的计划重排是炼钢过程各工序精密衔接、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对均衡生产、节能降耗、节约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炼钢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技术及手段仍然落后,信息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发达经济体的相关行业水平,仍以人工操作为主,缺少实际可行的炼钢全流程智能调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知识表示的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匹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知识表示的钢铁生产调度模型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生产计划:所述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订单和热轧车间给出的热送热装生产计划,所述生产订单包括订单号;板坯规格的长度、高度、厚度、密度以及重量要求;计划生产的钢种、钢号;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交货时间;
2)作业计划分解:将生产计划以炉次为单位进行分解,主要包括:订单预处理、订单聚组、分炉组炉、浇次组合;所述订单预处理是指计算板坯数量,根据钢种、板坯规格分解订单;所述订单聚组是指钢种、板坯规格相同或相似的订单聚在同一个组中;所述分炉组炉是指将大订单分解为多个炉次,将小订单组合成一个炉次;所述浇次组合是指根据订单的产量要求、钢种要求、板坯规格要求同钢厂设备能力相结合,组成最为合理的浇次次数;
3)编排浇次次序:根据连铸机使用情况和订单交货期之间的差别对各浇次排序,具体包括:浇次时间编排、浇次内炉次编排、炉次时间编排、精炼计划编排、转炉时间编排、脱硫时间编排、计划动态调整;
所述浇次时间编排是指计算每个浇次在对应连铸机上的处理时间,
所述浇次内炉次编排是指对每个浇次内的炉次进行浇铸顺序排序,
所述炉次时间编排是指计算每个炉次在连铸机上的生产时间,
所述精炼计划编排是指计算每个炉次在对应精炼机上的生产时间,
所述转炉时间编排是指计算每个炉次在对应转炉上的生产时间,
所述脱硫时间编排是指计算每个炉次在对应脱硫站的生产时间,
所述计划动态调整是指根据现场实际工况重新计算各炉次在各工序上的工作时间;
4)特征信号采集:通过相应传感器获取底层设备关键位置特征信号,根据获得的特征信号对各设备的状态进行定义并根据相应定义判断设备当前所处运输状态;所述底层设备包括天车、台车、过跨车、包位、钢水包、铁水包;所述运输状态包括:空闲、就绪、推荐、执行、结束;所述空闲是指任务运行需要的资源没有就位,所述就绪是指任务运行需要的资源准备就位,所述推荐是指调度算法已经将就绪任务推荐给操作工人(自动运行不存在此状态,全自动情况下推荐=执行),所述执行是指任务正在执行,所述结束是指任务执行完毕,释放所有被该任务调用的设备资源;
5)执行天车优选算法:在天车调度优化目标和天车调度约束规则的指导下,适时确定每个任务的天车、天车行走的优化路径以及天车动作时间点,所述天车调度优化目标包括:天车选择、路径选择、天车避让选择;
6)运输任务状态切换:运输工具在执行运输任务的过程中任务状态随时间一直在进行切换,具体切换步骤如下:
a、主程序读取数据库,
b、根据数据库特征信号将状态列表中就绪状态的标志置1,
c、根据状态向量将任务列表中处于就绪状态任务的就绪标志置1,空闲状态任务的空闲标志置0,
d、根据专家调度规则从就绪任务中选择待推荐任务,
e、待推荐任务调用天车优选算法选择任务执行天车,
f、根据正在执行任务天车运行状态、要求和新推荐任务天车运行要求,调用天车避让程序,
g、将任务执行完毕标志置1,任务执行信息记录数据库,清除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