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UHT系统的多功能进料阀组及UHT系统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0261.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茅嘉惠;杨亚军;徐海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美星液体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uht 系统 多功能 进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UHT系统的多功能进料阀组,仅仅通过回料管路与平衡罐连通,通过平衡罐上仅一处开孔安装,UHT系统自身CIP清洗过程中可直接清洗第一单座阀至平衡罐之间的管路,完全解决该处卫生死角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UHT系统的生产方法,能回收CIP清洗液,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UHT系统自身CIP清洗和进料管路CIP清洗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设备前期准备过程中CIP清洗的时间;能回收生产前料顶水环节和生产结束后水顶料环节中的稀释物料,减少了产品物料的损失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UHT系统的多功能进料阀组及UHT系统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饮料、化工、制药领域UHT系统上均安装有平衡罐,进料阀功能就是给平衡罐源源不断补充产品物料,为系统尽可能减小下游流量的波动,并据此控制向平衡罐内补料量的多少。以往老工艺进料阀都是在平衡罐上单独开孔安装,这样的安装方法存在一定卫生死角,也就是进料阀与罐身接管长度段。因为在进料管路清洗时该位置清洗不到,长时间滞留物料在此管道中变质生菌,掉入平衡罐中使罐内物料受到污染。同时UHT系统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产品物料需要回流,也需要在系统平衡罐上单独开孔安装。还有UHT系统每次生产前,生产后要对设备进行自身CIP清洗,清洗结束后所有的酸碱清洗介质只能通过排放阀排放,造成清洗介质浪费。还有在生产前料顶水环节和生产结束水顶料环节中,有些物料和UHT系统内的无菌水混合产生稀释物料只能通过排放阀排放,这些稀释的物料完全可以再输送至前调配罐进行浓度再调配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UHT系统的多功能进料阀组,仅仅通过回料管路与平衡罐连通,能实现多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UHT系统的多功能进料阀组,UHT系统包括平衡罐、与所述平衡罐连通的加药管路、与所述平衡罐连通的补水管路、与所述平衡罐连通的出料管路、分别与所述出料管路和所述平衡罐连通的回料管路,进料阀组用于为UHT系统输送物料,所述进料阀组包括:
被所述回料管路依次连通的第一换向阀、第一单座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上阀腔和第一下阀腔,所述第一单座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上阀腔和所述平衡罐连通;
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下阀腔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上阀腔连通;
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依次连通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单座阀;
与所述第一排污阀连通的第二单座阀;
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座阀连通的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二上阀腔和第二下阀腔,所述第二下阀腔与所述第一下阀腔连通,所述第二上阀腔与所述第二单座阀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下阀腔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上阀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换向阀连通的第三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包括第三上阀腔和第三下阀腔,所述第三上阀腔和所述第三下阀腔均与所述第二下阀腔连通;
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三下阀腔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三上阀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一单座阀之间的用于防止物料向所述第一换向阀回流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组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料管路上的第一观察视镜和第一取样阀。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之间的第二观察视镜和第二取样阀。
优选地,所述进料阀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回料管路上的用于控制所述加药管路中药水流量的温度检测仪和电导率检测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美星液体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美星液体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