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吸附去除水中汞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633.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赵威;徐斓;江晓栋;姚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去除 水中 离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利用酸化活性炭纤维作为电极材料电吸附去除水中Hg2+离子的方法,该方法去除速率快,不产生二次污染。
背景技术
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含汞达0.01~0.02ppm的水能使鱼中毒;达0.03ppm能使水生虫类中毒;人们用2升含汞50ppm的水会中毒致死。汞常以灰尘及蒸气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浸入人体;汞的毒性是累计的,其中无机汞主要积聚于肾、肝、脾、肠和心脏中,少量的汞积聚于脑髓、皮肤和人体的其他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多为慢性中毒;汞主要影响神经中枢系统,会发生齿龈炎,苦涩的味觉、腹泻、心神不定、颤抖等症状。毒性最大的是汞的烷基化合物,它被人体吸收后,大部分积聚于脑髓中,其中毒症状开始是疲乏、头昏、易怒、随后发生颤抖、手脚麻痹、吞咽困难、耳聋、视力模糊、肌肉运动失调、严重者会情绪紊乱,语言不清,甚至导致死亡。
电容去离子(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又称电吸附(electrosorption),是一种利用带电的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和带电粒子,净化水体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优点是:去除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能耗低;吸附饱和后的电极可通过施加反向电压或短路的方式得以再生,再生操作简便;去除离子过程中无需添加其他辅助材料,不产生二次污染;整个去除和再生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电极使用寿命长。因此相比于传统除汞处理工艺,电容去离子技术在含汞等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应用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活性炭纤维是一种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的新型非金属材料。由于活性炭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体积数大以及电阻率小等特点,作为电吸附电极材料得到一定应用。活性炭纤维具有连续的块状结构,能直接用作电吸附电极,因此可以简化制作工艺并降低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一种电吸附去除水中汞离子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活性炭纤维酸化处理:用盐酸浸泡,然后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直至pH值为中性,电导率值小于5μS·cm-1。放置于烘箱中110℃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得到酸化活性炭纤维;
(2)制备活性炭纤维电极:将步骤(1)中的酸化活性炭纤维裁剪成块状大小得到活性炭纤维电极;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活性炭纤维电极组装安装在电吸附模块中电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
(4)电吸附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配置重金属离子溶液,量取重金属离子溶液在烧杯中,将步骤(3)中组装好的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吸附模块进行电吸附实验。电吸附实验利用蠕动泵抽取烧杯中的重金属离子溶液进入到电吸附模块,最终循环到烧杯中,同时使用电导率仪实时监测溶液中电导率的变化,当电导率保持不变时,即活性炭纤维电极达到吸附平衡。
(5)活性炭纤维电极的脱附再生:当活性炭纤维电极达到吸附饱和,将施加在电吸附模块上的电压短路或去除,溶液中的电导率将逐渐恢复到初始值,电极得到了脱附再生。
步骤(1)中所述的盐酸的浓度为1mol·L-1,浸泡时间为3h,pH值接近6.9。
步骤(2)中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电极大小为5cm×5cm。
步骤(3)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吸附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为Hg2+。
步骤(4)所述的重金属离子Hg2+的浓度为100mg/L,工作电压为1.4V,进水流量为15ml/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活性炭纤维的酸化改性的方法简便易行,易制作且环保无二次污染,利用改性后的活性炭纤维电极作为电吸附模块的电极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材料易制得且材料的循环使用性能与不经过改性后的材料具有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活性炭纤维改性后的扫描电镜图(SEM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溶液Hg2+初始浓度对Hg2+去除率的影响;
图3为实施例三中工作电压对Hg2+去除率的影响;
图4为实施例四中进水流量对Hg2+去除率的影响;
图5为实施例五中活性炭纤维电极的吸附脱附再生次数对吸附于脱附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吸附去除水中铁离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