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并机的充电桩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0716.X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侯仰勋;林永津;张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桩并机的充电桩系统,所述充电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充电桩,各个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为负载充电,所述充电枪内部包括功率线与通信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充电桩上还设置有充电枪插口,所述充电枪插口用于将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到设置有所述充电桩插口的充电桩上;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一个充电桩,在为负载充电且所述负载的功率需求大于为当前负载充电的一个所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充电桩的功率输出的情形下,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系统中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所述充电桩上,以使所述为所述当前负载充电的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出满足所述当前负载的功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并机的充电桩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直流电动汽车市场中,以小功率轿车和大功率大巴车为主流车型。充电站建设时需要考虑同时满足不同功率等级的车型。如果将所有充电桩按照大功率设计,小功率车使用时存在资源的浪费。同时针对停车场等场景下,又存在安装空间受限,大功率充电桩的安装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一般为了满足大功率车的充电需求,通过增加单机功率容量方式实现。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具体地,充电桩级联后给大功率车充电,由功率线传输能量、通信线实现充电桩控制器的级联。功率线和通信线采用埋地安装的方式。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具体地,在后台建立统一的充电桩功率模块供电系统,前边面对客户的充电桩充电时,后台的充电桩功率模块供电系统分别给各个充电桩充电。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点:增加施工难度,需要提前挖沟、布局、布线,站点建设周期增长,人力成本增加,而且功率线和通信线埋在地下,有故障时,维护困难,线缆本身的费用也增加了系统的总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并机的充电桩系统及方法,将对充电桩系统中的现有充电桩进行改进,将现有各个充电桩上的功率通过充电枪互连,从而解决充电桩系统中一个充电桩功率小于负载功率需求的情形下,各个充电桩之间不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功率互连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桩并机的充电桩系统,所述充电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充电桩,各个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为负载充电,所述充电枪内部包括功率线与通信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充电桩上还设置有充电枪插口,所述充电桩插口一端与设置有所述充电桩插口的充电桩内部的功率单元相连接,所述充电枪插口另一端用于连接插入到设置有所述充电桩插口的充电桩上的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
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一个充电桩,在为负载充电且所述负载的功率需求大于为当前负载充电的一个所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充电桩的功率输出的情形下,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系统中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所述充电桩上,以使所述为所述当前负载充电的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出满足所述当前负载的功率需求。
具体地,所述各个充电桩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桩执行动作,包括控制充电桩与负载或其他充电桩进行通信、充放电、收发指令各项动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一个充电桩,在检测到所述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与所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一个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口已经处于连接状态后,用于将所述连接起来的至少两个充电桩的功率共同输出给所述负载。
所述在一个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所述充电桩为负载充电且所述负载的功率需求大于为当前负载充电的一个所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充电桩的功率输出的情形下,所述系统发出将所述充电桩系统中其他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到设置有充电枪插口的所述一个充电桩上的指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系统获取到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插口已经处于连接状态的指令后,所述连接起来的两个充电桩共同为所述负载输出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