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732.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费逸华;钱健航;周成蹊;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对石油和矿产的需求不断增大,高涨的石油和矿产价格,刺激各石油资源国针线开发新资源,新技术,石油开采、运输、炼制以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油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对含油污泥处理的方法有生物地耕法、生物强化法、离心分离法、湿式氧化法、溶剂萃取法。
离心分离法通过离心机将含油污泥进行固液两相分离,分离后液相为油水混合物。然后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碟片机进行油水分离,但是传统的离心分离法需要多次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得到的固相物中含油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清罐油泥处理工艺无法达标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清罐油泥处理系统,使用三相离心机取代两项离心机和碟片机,一次性达到油水泥三相分离;其次明确了含油污泥进行脱水的前道工艺中的相关参数,含油污泥的温度,破入剂和絮凝剂的使用量,利于掌握处理效率,同时在三相离心机固相端连接板框压滤机,进一步降低固相中的含油率。整个系统集成化控制,达到高自动化。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污泥池,污泥池的输出端连接碾压振动筛,连接管路上装有提升泵,碾压振动筛的输出端连接均质罐,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输送泵均质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应罐和第二反应罐,连接管路上分别装有第二输送泵和第三输送泵,第一反应罐和第二反应罐的输出端一起连接到三相卧螺离心机,第一反应罐和第二反应罐的输出端分别装有第四输送泵和第五输送泵,三相卧螺离心机的固相端连接第三反应罐,连接管路上装有干泥泵,三相卧螺离心机的油相端连接到储油罐,第三反应罐的输出端连接到板框压滤机,连接管路上装有第六输送泵,板框压滤机的固相端连接无轴螺旋输送机;
絮凝剂反应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和第三反应罐,连接管路上分别装有第七输送泵,第八输送泵和第九输送泵,絮凝剂反应罐的输入端接自来水管路;
破乳剂储存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和第三反应罐,连接管路上分别装有第十输送泵,第十一输送泵和第十二输送泵,破乳剂储存罐的的输入端接自来水管路,第三反应罐的输入端连接自来水管路;
热风炉的输出端连接到导热油罐,导热油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应罐,第二反应罐和第三反应罐,热风炉的输出端还连接到热水罐,热水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均质罐,第三反应罐和三相卧螺离心机,热水罐的输出端装有第十二输送泵,三相卧螺离心机的水相端连接到均质罐或直接通过管道排放,三相卧螺离心机的水相端的输出管路上装有阀门。
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使用三相离心机取代两项离心机和碟片机,一次性达到油水泥三相分离;其次明确了含油污泥进行脱水的前道工艺中的相关参数,含油污泥的温度,破入剂和絮凝剂的使用量,利于掌握处理效率,同时在三相离心机固相端连接板框压滤机,进一步降低固相中的含油率。整个系统集成化控制,达到高自动化。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污泥池1,污泥池1的输出端连接碾压振动筛2,连接管路上装有提升泵3,碾压振动筛2的输出端连接均质罐4,连接管路上装有第一输送泵5,均质罐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应罐6和第二反应罐7,连接管路上分别装有第二输送泵8和第三输送泵9,第一反应罐6和第二反应罐7的输出端一起连接到三相卧螺离心机10,第一反应罐6和第二反应罐7的输出端分别装有第四输送泵11和第五输送泵12,三相卧螺离心机10的固相端连接第三反应罐13,连接管路上装有干泥泵14,三相卧螺离心机10的油相端连接到储油罐15,第三反应罐13的输出端连接到板框压滤机16,连接管路上装有第六输送泵17,板框压滤机16的固相端连接无轴螺旋输送机18;
絮凝剂反应罐1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反应罐6,第二反应罐7和第三反应罐13,连接管路上分别装有第七输送泵20,第八输送泵21和第九输送泵22,絮凝剂反应罐19的输入端接自来水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