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净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031.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泓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地址: | 51622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的作用是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为了取得较好的水质,一般采用多种工艺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例如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等工艺。
在紫外线杀菌工艺中,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紫外线灯的紫外线强度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杀菌效果也会大大减弱,而此时的水质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紫外线灯紫外线强度下降导致水质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净水器。
一种智能净水器,包括净水装置及用于控制所述净水装置工作的控制箱,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滤芯以及与滤芯连接的紫外线杀菌过滤筒,所述紫外线杀菌过滤筒内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监测净水装置的工作时间及净水总量情况,当达到设定阈值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信号至监测平台做出相应提示。
优选的, 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紫外线灯紫外线强度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第一阈值,紫外线灯的紫外线强度低于第一阈值时,关闭净水装置,启动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紫外线传感器,所述紫外线传感器设置于紫外线杀菌过滤筒壁上。
优选的,所述监测平台包括智能净水器服务平台及客户终端。
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滤芯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滤芯的出水口与紫外线杀菌过滤筒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紫外线杀菌过滤筒的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水管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进水管的进水量,所述第二阀门控制出水管的出水量。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下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上述智能净水器,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紫外线灯的紫外线强度,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处理检测信息,当前紫外线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则关闭净水装置,启动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发送信号至监测平台做出相应提示,从而通知用户需更换紫外线灯,如此可监测紫外线灯的工作情况,净水器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净水装置101、检测装置102、控制器103、无线通讯模块104、控制箱10、滤芯20、紫外线杀菌过滤30、紫外线灯31、紫外线传感器32、进水管40、第一阀门41、出水管50、第二阀门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流程图。
一种智能净水器,包括净水装置101及用于控制净水装置101工作的控制箱10,净水装置10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滤芯20和紫外线杀菌过滤30,紫外线杀菌过滤筒30内设置有紫外线灯31,控制箱10内设置控制器103及与控制器103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104,控制器103监测净水装置101的工作时间及净水总量情况,当达到设定阈值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04发送信号至监测平台做出相应提示。
具体的,滤芯20内部包括活性炭过滤筒、再生钠型树脂和RO反渗透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和颜色。紫外线灯31具有杀菌消毒、提高水质的作用。同时,紫外线杀菌过滤筒30为全封闭结构,紫外线灯31的灯体全部容纳进紫外线杀菌过滤筒30内部,避免紫外线灯31工作时灯光照射到外界。
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紫外线灯31紫外线强度的检测装置102,该检测装置102与控制器103信号连接;控制器103设置有第一阈值,紫外线灯31的紫外线强度低于第一阈值时,关闭净水装置101,启动无线通讯模块104。
具体的,检测装置102包括紫外线传感器32,紫外线传感器32设置于紫外线杀菌过滤筒30的筒壁上。紫外线传感器32用于检测紫外线灯31的紫外线强度,并将检测的紫外线强度传输至控制器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泓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泓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碳排放电价的电力用户碳排放成本分摊方法
- 下一篇:光催化反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