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046.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邹得球;马先锋;刘小诗;陈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6557;H01M10/4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 冷却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第一泵、控制器和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相连的吸收式制冷装置或吸附式制冷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与所述的第一泵相连接,动力电池模块的每组电池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的冷却通道内设置有定型相变材料,所有的冷却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一冷却管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相连通,所有的冷却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冷却管与所述的第一泵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冷却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的第二冷却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的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的第二冷却管内均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的动力电池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测量电池最高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测量电池最低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泵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冷凝器、发生器和吸收器,所述的冷凝器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节流阀,所述的吸收器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相连接,新能源汽车的车顶、车头以及车身的夹层内固定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内设置有水,所述的盘管通过第二泵与所述的发生器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顶、车头以及车身的夹层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的相变材料包覆所述的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式制冷装置包括吸附床和冷凝器,所述的吸附床与所述的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冷凝器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节流阀,所述的吸附床与所述的热交换器相连接,新能源汽车的车顶、车头以及车身的夹层内固定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内设置有水,所述的盘管通过第二泵与所述的吸附床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顶、车头以及车身的夹层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的相变材料包覆所述的盘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为40~60℃,所述的定型相变材料的部分或全部浸没在所述的冷却液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为水、水与乙二醇混合液、相变微乳液或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比较模块、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比较模块电连接,所述的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的比较模块、所述的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的输出模块与所述的第一泵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0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热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