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197.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英;刘颖;郭梦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D04H3/005 | 分类号: | D04H3/005;D04H3/011;D04H3/007;D04H3/03;D01D1/06;D01D5/00;A61L27/56;A61L27/44;A61L27/54;A61K9/70;A61K47/34;A61K47/42;A61K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静电 纺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静电纺丝膜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与胶原蛋白以及多羟基富勒醇形成的静电纺丝纤维膜,或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与多羟基富勒醇形成的静电纺丝纤维膜;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与聚己内酯质量比为0.1:10-10:0.1,所述多羟基富勒醇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的0.05wt%-2.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富勒醇的通式为C60(OH)n,n=6-26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富勒醇为C60(OH)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静电纺丝膜的纤维直径为10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与聚己内酯质量比为1:9-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10:0.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9: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9:1-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为胶原蛋白I。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氧化静电纺丝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溶液A;
(2)将胶原蛋白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B;
(3)将多羟基富勒醇加入溶液A或溶液B中得到溶液C,将溶液C搅拌12-24h;
(4)利用搅拌后的溶液C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抗氧化静电纺丝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液A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体积分数为5-30w/v%。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与乙醇的混合溶剂、六氟异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溶液B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10:0.1-2: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溶液B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9:1-2: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溶液B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和聚己内酯的总质量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9: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1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的过流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针板敲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