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805.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菊;许敏;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爆 领域 can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本专利申请的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CAN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包括:用于连接危险区外部设备的第一CAN信号收发器、以及连接在第一CAN信号收发器和危险区外部设备之间的限能保护模块;至少一第二CAN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包括用于连接安全区外部设备的第二CAN信号收发器;第二CAN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包括第二CAN信号收发器、及连接第二CAN信号收发器和安全区外部设备之间的限能保护模块;第一隔离传输器件分别通信连接第一RXD端和第二TXD端;第二隔离传输器件分别通信连接第二RXD端和第一TXD端,实现CAN信号在物理层的双向隔离传输,满足本安防爆要求。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CAN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第一CAN信号收发器的终端,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较高的位速率,高抗干扰型,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仍然可提供高达5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由于CAN串行通讯总线具有这些特性,它很自然的在汽车、制造业以及航空工业中受到广泛应用。
CAN分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链路层的功能是将物理层收的信号组织成有意义的消息,并提供传送错误控制等传输控制流程。具体地说,就是消息的帧化、仲裁、应答、错误的检测或报告。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通常在CAN控制器的硬件中执行。
物理层定义了信号实际的发送方式、位时序、位的编码方式及同步的步骤。但具体地说,信号电平、通讯速度、采样点、驱动器和总线的电气特性、连接器的形态等均未定义。这些必须由用户根据系统,这些功能一般由CAN收发器实现。
目前,一个CAN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第一CAN信号收发器的终端、CAN收发器、CAN控制器及执行元件(传感器)等。
若CAN系统要应用于本质安全(简称本安)防爆领域,则需要经过各种安全设计,以避免流入安全区的非安全信号进入危险区而引发危险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升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本安防爆领域的CAN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CAN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其包括:用于连接危险区外部设备的第一CAN信号收发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CAN信号收发器和危险区外部设备之间的限能保护模块;所述第一CAN信号收发器包括:第一RXD端和第一TXD端;至少一第二CAN信号传输线路部分,包括:用于连接安全区外部设备的第二CAN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二CAN信号收发器其包括:第二RXD端和第二TXD端;第一隔离传输器件,其发送侧和接收侧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一RXD端和第二TXD端;第二隔离传输器件,其发送侧和接收侧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第二RXD端和第一TXD端。
于本专利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能保护模块包括:相连的本安限能模块和EMC抗干扰模块。
于本专利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安限能模块连接危险区外部设备,所述EMC抗干扰模块连接所述本安限能模块,所述EMC抗干扰模块连接所述第一CAN信号收发器。
于本专利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能保护模块包括:供连接危险区外部设备的第一CANH信号端和第一CANL信号端;以及供连接第一CAN信号收发器的第二CANH信号端和及第二CANL信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