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009.4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4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周安宁;杨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14;B03D1/02;B03D101/00;B03D101/02;B03D10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微 组分 浮选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经破碎磨矿至0.074 mm的原料煤加水调浆,得到煤浆,然后加入调整剂,使煤浆pH值为3.0~11.0;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加入调整剂后的煤浆倒入电浮选分离装置内;其中,所述的电浮选柱式反应装置由两根浮选柱并联而成,阴极浮选柱中安装阴极电极,阳极浮选柱中安装阳极电极,两根浮选柱通过盐桥连接,实现电子交换;阴极浮选柱的上浮物经消泡池消泡处理后通入阳极浮选柱;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述的电浮选分离装置的阴极浮选柱中加入起泡剂和捕收剂;
步骤四、向阳极浮选柱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使其淹没阳极电极;将步骤二中的阴级电极和阳级电极通电进行浮选;在电浮选进行的过程中,当阴极浮选柱中的溢流产物经消泡池进入阳极浮选柱后,向阳极浮选柱中补加清水并调整阳极浮选柱中矿浆pH值为3.0~11.0,同时,向阳极浮选柱中加入起泡剂和捕收剂;
所述分离方法基于的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装置,包括电浮选柱以及消泡池(20),电浮选柱包括阴极浮选柱(18)和阳极浮选柱(19),阴极浮选柱(18)与阳极浮选柱(19)通过砂芯盐桥(9)相连,且阴极浮选柱(18)、阳极浮选柱均与消泡池(20)相连;阴极浮选柱(1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3),阴极浮选柱(18)上部设置有第一入料口(1)和第一加药口(2),阴极浮选柱(18)的底端设有第一沉物出口(23);阴极浮选柱(18)底部设置有pH计(21);
所述阴极浮选柱(18)和阳极浮选柱(19)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的下方设置有筛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煤浆的浓度为20~70g/L;所述调整剂为硫酸或氢氧化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的材料均为石墨、铁、铝或铜;所述的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的形状为平板网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所述的起泡剂均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或十二胺,加入量为每吨原料煤加入200~1000g;所述的捕收剂为乳化煤油、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油酸或腐殖酸,加入量为每吨原料煤加入500g~200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一中煤浆pH值为3.0~7.0时,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加入的起泡剂为聚乙二醇或十二胺;当pH值为7.0~11.0时,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加入的起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当步骤一中煤浆pH值为3.0~7.0时,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加入的捕收剂为乳化煤油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当pH值为7.0~11.0时,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加入的捕收剂为乳化煤油、油酸或腐殖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的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钠溶液、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1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电进行浮选时,电流密度为1~10A/dm2,浮选时间为10~60 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电浮选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若采用连续进料,浮选时间不大于阳极电极的完全分解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0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