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444.7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佳夫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雨 户外 分线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涉及分线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下半部分左侧设有箱门,箱体上半部分设有左方开放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挡板,挡板上下侧分别设有多组滚轮,多组滚轮分别与安装腔上下侧对应的滑槽配合;挡板左端设有挡边,挡边上方设有安装块,一活动板通过扭簧铰接在安装块上,活动板压在挡边上;挡板右端设有限位块,安装腔腔口处设有固定块,限位块与固定块配合防止挡板脱落出安装腔;挡板上设有多个排水槽,安装腔前后侧设有多个排水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防止柜门打开时雨水进入到箱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线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缆分线箱是近年来一种发展迅速的配电装置,它广泛用于户外交流三相380V/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流800A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电网中,用电缆向其它用户或设备分配电能。
电缆分线箱一般安装在户外,往往面临着进雨水的问题,现有的电缆分线箱结构中,一般情况下雨水很难进入到电缆分线箱内,但检修人员在雨天打开电缆分线箱进行维修或者查看时,雨水很容易进入到电缆分线箱内,造成内部的电气元件短路。
在公开号CN201781241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户外电缆分线箱箱体的改良结构,包括呈矩形的箱体,箱体上方顶盖的顶板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坡面;顶盖的垂直投影形状较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均大出一环形矩形圈,环形矩形圈的宽度为30至60毫米;在不锈钢户外电缆分线箱箱体的顶盖呈坡面状,有流淌防积水的功能,而且顶盖的垂直投影形状较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均大出一环形矩形圈,即使在箱体的面板上开设了供箱体内部流通空气用的进风窗、通风口,也可以有效地挡、防雨水刮入,保证了防护等级IP44中的防水要求;但不能有效地地解决上端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结构简单,能有效地防止柜门打开时雨水进入到箱体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包括箱体,箱体下半部分左侧设有箱门,箱体上半部分设有左方开放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挡板,挡板上下侧分别设有多组滚轮,多组滚轮分别与安装腔上下侧对应的滑槽配合;挡板左端设有挡边,挡边上方设有安装块,一活动板通过扭簧铰接在安装块上,活动板压在挡边上;挡板右端设有限位块,安装腔腔口处设有固定块,限位块与固定块配合防止挡板脱落出安装腔;挡板上设有多个排水槽,安装腔前后侧设有多个排水孔。
优选地,挡边上设有拉手。
优选地,箱门的宽度小于挡板的宽度。
优选地,挡板上下侧的多组滚轮中的一组滚轮紧邻限位块。
优选地,排水槽槽口分别位于挡板的前后侧且自中间向两边槽深越来越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防雨的户外分线箱,结构简单,通过能拉出的挡板,有效地防止雨水从打开的箱门和箱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箱体内,保护箱体内电气元件的安全;滚轮能减小挡板移动时的摩擦;活动板通过扭簧的作用力压住挡边,防止挡板的随意移动;限位块和固定块的配合能防止挡板脱落出安装腔,排水槽能在挡板被拉出时加速挡板顶面上雨水的排放,减少挡板被推进时雨水进入到安装腔的进入量;排水孔能将安装腔内的水排出;挡边能起到阻挡雨水进入到安装腔的作用;挡板上下侧的多组滚轮中的一组滚轮紧邻限位块,这能防止挡板被拉出时滚轮全部脱离滑槽,导致挡板急剧下降,这能保证挡板移动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佳夫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佳夫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