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2531.2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1/06 | 分类号: | F02B61/06;F01D15/12;F16H41/00;F16H43/00;F16H45/00;F16H3/00;H02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能量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原动机的动力系统(例如包括电动机和发动机的传动系统)的平稳性和负荷响应性十分重要,不仅影响系统的噪声、震动、寿命和效率,而且在包括发动机时也影响系统的污染排放,传统解决方案是在这类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端增加旋转惯量体(例如发动机的飞轮),这种方案会不利于原动机动力轴的扭矩分配,而且给空间布置造成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在包括变比机构的解决方案中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的能量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将原动机的动力轴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利用所述B端对外输出动力,将所述A端与旋转惯量体传动设置。
本发明的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将原动机的动力轴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利用所述B端对外输出动力,利用所述A端和包括变比机构的传动单元将所述原动机的旋转动能传输给旋转惯量体。
本发明的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将原动机的动力轴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利用所述B端对外输出动力,利用所述A端和包括变比机构的传动单元将旋转惯量体的旋转动能传输给所述动力轴。
本发明的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将原动机的动力轴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利用所述B端对外输出动力,利用所述A端和包括变比机构的传动单元将所述原动机的旋转动能在所述动力轴和旋转惯量体之间往复传输。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变比机构设为液力变比机构、液压变比机构、气力变比机构、气压变比机构、电磁变比机构或设置机械变比机构。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原动机设为内燃机、燃气轮机、透平、容积型膨胀做功机构或设为电动机。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旋转惯量体设为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比机构”是指能够形成不同传动比和/或换向传动和/或离合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变比机构可选择性地设为正反馈变比机构或设为负反馈变比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原动机”是指能够产生动力的装置,例如内燃机、燃气轮机、透平、容积型膨胀做功机构或电动机。
本发明中,所谓的“正反馈变比机构”是指变比机构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和/或变比机构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
本发明中,所谓的“负反馈变比机构”是指变比机构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和/或变比机构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本发明中,A与B和C离合切换传动设置包括当A解除对B的传动的同时与C发生的传动的连续离合切换传动形式,也包括在一段时间内,A与B和C均不发生传动关系的传动形式,这种传动方式可以通过离合器实现,也可以通过齿轮切换等形式实现。
本发明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是指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包括在已有部件上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和/或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而增加的传动关系。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惯量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惯量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飞轮”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扭转减震弹性件”是指为了减少旋转动力冲击所设置的弹性件。
本发明中,所谓的“串联连通”是指流体流通通道上的连通,A与B串联连通是指流入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来自B,或者流出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流入B。
本发明中,所谓“底压”是指容积空间内处于静止状态的压力,即容积内不存在压力差状态下的气体压力。
本发明中,所述“传动设置”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包括具有变速和/或离合功能的传动形式。
本发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方法具有效率高、负荷响应好、节能环保、能科学分配原动机动力轴的扭矩以及保证空间布置的灵活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