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634.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燕;裴东辉;熊云武;周巍;许建新;孔丝纺;唐彪;彭昭良;何新杰;任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砂库 生态 恢复 方法 | ||
1.一种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重金属稳定剂和有机肥混合,得到改良剂,取改良剂与厚度≥20cm的尾砂表层充分混合,养护7-10天;
S2:选取景观林苗、景观灌木苗、景观草本植物苗和景观草本植物茎段、能源植物苗分别按一定株行距种植于尾砂的表层,所述景观林苗包括柳杉苗,所述景观草本植物苗包括花叶芦竹苗,所述景观草本植物茎段包括紫斑白三叶茎段,所述能源植物苗包括棉叶膏桐苗;花叶芦竹苗套种于柳杉苗间;
S3:养护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林苗按1.5-4m的株距、2-4m的行距种植于尾砂的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花叶芦竹苗按0.25-0.45m的株距、0.25-0.45m的行距套种于柳杉苗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植物苗按0.5-0.85m的株距、0.5-0.85m的行距种植于尾砂的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斑白三叶茎段套种于棉叶膏桐苗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斑白三叶茎段按0.1-0.2m的株距、0.1-0.2m的行距套种于棉叶膏桐苗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灌木苗包括月季苗、毛杜鹃苗和大花木槿苗,按0.5-0.75m的株距、0.5-0.75m的行距混种于尾砂的表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还包括将金鸡菊种子撒播于月季苗、毛杜鹃苗和大花木槿苗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库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稳定剂由腐植酸、CaO、钙镁磷肥、泥炭土、膨润土和蛭石混合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6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