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2994.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5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靳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2207 | 代理人: | 万津玲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无菌 微生物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样涉及医疗、食品卫生、制药工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而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对于物体表面的微生物采样,主要是用消毒拭子擦拭待测物体表面,再将采样后拭子转移至缓冲液中洗脱,然后将洗脱液转移至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而,效果最好的消毒拭子对微生物的释放率也仅有 90%,难免会造成微生物样品的损失,且该操作过程繁琐,时间缓慢,极易染菌,这些缺点都会对待测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计数造成较大误差。因此,如何简化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过程就成为了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上盖、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培养皿采用顶面开口的桶形结构,所述的上盖外壁的直径与培养皿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的上盖中间设置有开口,在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培养皿内部设置有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隔离胶垫和固定盖,所述的隔离胶垫设置在上盖开口上方,固定盖安装在隔离胶垫顶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固定盖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盖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内壁设置有密封胶环。
在使用过程中:先用注射器直接抽取检测用水;然后开启固定盖,用注射器将检测用水通过密封隔离胶垫注射进培养皿中,然后盖好固定盖;培养皿中已含有培养基,无需人工添加;通过一定时间、温度培养后,即可观察检测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本装置将培养基密封于特制的容器之中与外界空气隔绝,且在制造时经过灭菌处理和无菌操作,故较其他装置耐贮存且不受外界细菌影响。可为检测人员简化取水检测操作步骤;使整个检测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操作步骤、降低人为失误概率、提高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皿;2、上盖;3、隔离胶垫;4、固定盖;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1、上盖2、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培养皿1采用顶面开口的桶形结构,所述的上盖2外壁的直径与培养皿1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的上盖2中间设置有开口,在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培养皿内部设置有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隔离胶垫3和固定盖4,所述的隔离胶垫3设置在上盖2开口上方,固定盖4安装在隔离胶垫3顶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2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固定盖4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盖顶部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的密封盖5内壁设置有密封胶环。
在使用过程中:先用注射器直接抽取检测用水;然后开启固定盖,用注射器将检测用水通过密封隔离胶垫注射进培养皿中,然后盖好固定盖;培养皿中已含有培养基,无需人工添加;通过一定时间、温度培养后,即可观察检测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微生物培养皿,本装置将培养基密封于特制的容器之中与外界空气隔绝,且在制造时经过灭菌处理和无菌操作,故较其他装置耐贮存且不受外界细菌影响。可为检测人员简化取水检测操作步骤;使整个检测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操作步骤、降低人为失误概率、提高准确率。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