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梅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3172.2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殷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川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G3/4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胡立新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梅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青梅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青梅,又称酸梅子,果梅等,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蔷薇科属果类,其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其药理及其保健价值在明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种就由记载,我国是青梅的原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浙江、福建及台湾等18个省市。青梅是一种药食两用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许多保健功能,青梅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黄酮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酸碱度、抗疲劳、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是一种养生保健良品。
青梅具有高酸低糖的特点,由于酸度过高而不宜鲜食,是典型的加工型水果,在青梅的传统加工中,加盐腌制是保存青梅原料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后续加工成品质量控制的环节之一。
在申请号为2011103867128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青梅的加工工艺,将洗净后的青梅放入腌渍介质中密封腌制,在腌制过程中梯度加NaCl以维持腌渍介质中NaCl浓度的恒定,所述腌制过程完成后,腌制介质成为腌渍卤汁可反复使用。该发明用盐量低,成味快,腌渍后卤汁可重复利用或可通过蒸馏回收酒精、用于加工青梅酒,克服了传统梅制品加工中大量排放有害卤水的问题;避免了传统破皮加工造成的大量营养损失,同时加工过程采用盐、酒、醋、隔氧的协同防腐,无加S02、无染色(无色素)。
在申请号为011084197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青梅全果同时生产果脯和青梅酒的工艺,其工艺流程是:选果清洗、盐渍、脱盐、前发酵、果液分离、糖渍、干燥、后发酵、酒渣分离、陈酿、滤酒、蒸馏,该发明用青梅全果为原料,同时生产出干青梅果脯和青梅酒(包括青梅白兰地),充分利用了青梅的价值,节约成本,而且生产中产生的渣能作饲料,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渣的排放量,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两种青梅的生产工艺均采用日常的腌制,主要采用盐与糖作为添加剂,产出的青梅多较干,且颜色鲜绿,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下,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青梅的生产工艺,可以大大改善青梅的口感,同时实现汁液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青梅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选择:选择果实饱满,颜色较青,六至八成熟的青梅作为原料;
B、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筛选,剔除其中已经腐烂或者较软的次品,将筛选完成的青梅进行清洗,将清洗完成的青梅放入24%的盐水中浸泡,在盐水中含有氯化钙,浸泡时间在30天到35天;
C、表面处理:将在盐水中浸渍过的青梅用清水进行冲洗,将表面洗净;
D、去核处理:将清洗过的青梅通过青梅去核机进行去核处理,同时对去核完成的青梅进行检验,将核碎在果肉里面的青梅进行剔除;
E、浸泡处理:将去核且检验完成的青梅置入容器内进行浸泡,容器内盛有紫苏调配剂,浸泡时间在7到10天,等待青梅表面由青转红之后取出。
F、制作成品:将浸泡完成的青梅切割加工成青梅丁,将青梅丁进行烘干后加以包装,得到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紫苏调配剂包括紫苏汁、青梅汁与柠檬酸,所述紫苏汁、青梅汁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0~120:80~100~:15~30。
进一步的,所述青梅汁的生产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选择果实饱满,颜色青中带黄,八至九成熟的青梅作为原料;
(2)、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筛选,剔除其中已经腐烂或者较硬的次品,将筛选完成的青梅进行清洗,将清洗完成的青梅放入20%的盐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在30天以上;
(3)、表面处理:将在盐水中浸渍过的青梅用清水浸泡4到6个小时或者用清水进行冲洗,直到青梅含盐量低于5%;
(4)、去核处理:将清洗过的青梅通过青梅去核机进行去核处理,同时对去核完成的青梅进行检验,将核碎在果肉里面的青梅进行剔除;
(5)、糖渍处理:将去核且检验完成的青梅烘干,置入容器内进行糖渍,腌渍3-5天,使得青梅脱水收缩。
(6)、提取青梅汁:将容器内的脱水青梅取出,剩下的汁液即为所需的青梅汁。
进一步的,B过程中,青梅盐渍之后含盐量要达到22~24%。
进一步的,F过程中,青梅烘干之后含水量要达到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川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川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3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速黑蒜发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菜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