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及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254.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郑新川;汪莉娜;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50210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荣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清 外泌体 mirna 生物 标志 用于 胃癌 早期 诊断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及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该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由miR‑19b和miR‑106a组成。本发明使用血清外泌体miRNA,特别是从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两个miRNA(hsa‑miR‑19b‑3p联合hsa‑miR‑106a‑5p)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用于诊断早期胃癌优于现有的胃镜等临床手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所述试剂盒由特异性扩增引物以及通用PCR扩增试剂组成,具有胃癌早期诊断的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及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癌症已成为危害世界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胃癌仍然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虽然显著改善的手术技术并结合放疗和化疗,能延长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晚期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在临床上迫切需要更加可靠和便捷的胃癌早期诊断方法。目前,胃镜检查仍是标准诊断胃癌的金标准,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创伤性和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每个患者的检查。除此之外,虽然临床上也有一些非侵入性或微创性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如癌胚抗原(CEA)和CA19-9,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不足以满足胃癌的早期检测。
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2nt的非编码RNA,其主要通过转录后抑制或诱导信使RNA的降解来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大量研究表明,miRNA在不同肿瘤中特异性表达,并且可以区分正常和肿瘤组织。此外,也有研究证实,循环miRNA可以作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包括癌症。但循环mi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因其很容易受受损细胞释放的miRNA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临床上急需新的无创性的有效的胃癌诊断标志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胃癌早期诊断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及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本发明使用血清外泌体miRNA,特别是从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两个miRNA(hsa-miR-19b-3p联合hsa-miR-106a-5p)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用于诊断早期胃癌优于现有的胃镜等临床手段,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所述试剂盒由特异性扩增引物以及通用PCR扩增试剂组成,具有胃癌早期诊断的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该miRNA标志物由miR-19b和miR-106a组成。
所述miR-19b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miR-106a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上述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作为胃癌早期联合诊断生物标志的应用。
用于人胃癌早期诊断的miRNA检测的试剂盒,包含采用上述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作为探针。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PCR扩增试剂。
所述试剂盒进行检测的具体方法为:
1.血液处理、血清外泌体分离及外泌体RNA的提取
血液被收集在血清促凝管中,然后400g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储存于-80℃备用。采用血清外泌体提取试剂(SBI,EXOQ20A-1)提取血清外泌体,500ul血清加入外泌体提取试剂126ul。然后用200ul PBS重悬所分离的外泌体。采用mirVanaTM PARISTM Kit(Ambion,#AM1556)试剂提取血清外泌体RNA,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利用QubitTM 3.0荧光计测量血清外泌体RNA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