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424.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叶仲斌;朱诗杰;陈蕾;舒政;刘舒羽;施雷庭;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8 | 分类号: | E21B47/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辅助 螺杆 泵举升稠油 工艺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生产开发的油藏油井相关参数,通过油藏深度确定螺杆泵扬程,日产量确定举升速度,将油井进行分段计算,分段迭代计算出每段的摩阻损失;将每段的摩阻损失进行求和得到总的摩阻损失,再将总的摩阻损失和重力压损求和得到沿程损失;将沿程损失和井口回压求和,沿程损失、井口回压的和与螺杆泵扬程进行比较,若两者的值不同,则改变粘温曲线后重复步骤,直至两者的值相同;通过粘温曲线求取地层温度对应的井底处原油粘度。该方法是为开采稠油拟定用螺杆泵举升,为防止举升能力不足,搭配化学降粘技术,为现场浅层稠油是否采用螺杆泵生产开发给予一定的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杆泵在油井举升采油过程中有着卓越的性能优势:螺杆泵采油系统与其它机械采油设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泵效高-螺杆泵容积效率高,一般在70%~90%,普通抽油泵的泵效为30%~60%,电潜泵的泵效为40%~50%。螺杆泵是现有采油机械设备中能耗最小、泵效较高的泵类之一。(2)节省投资-螺杆泵与电潜泵、水力活塞泵、游梁式抽油机相比,由于其结构简单,地面设备易拆卸且维修方便,是探井、试采和试油的首选抽油方式。螺杆泵运行平稳,电流波动比抽油机小,而且运行电流也比抽油机小,节电效果明显,能提高电网稳定性。(3)地面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直接坐在井口套管四通上,占地面积小,除原井口外,几乎不另占面积,可以很方便地罩上一个防盗井口房。(4)适应粘度范围广,可以举升稠油-一般来说,螺杆泵适合于粘度为8000mPa·s(50℃)以下的各种原油流体,因此多数稠油井都可以应用。(5)适应高含砂井-理论上螺杆泵可输送含砂量达80%的砂浆。原油含砂量40%以内(除砂埋之外)螺杆泵可正常生产。(6)适应高含气井-螺杆泵不会气锁,故较适合于油气混输,但井下泵入口的游离气体会占据一定的泵容积。(7)适应于海上油田丛式井组和水平井-螺杆泵可下在斜直井段,而且设备占地面积小,因此适合海上油田丛式井组甚至水平井的采油井使用。(8)允许井口有较高回压-在保证正常抽油生产情况下,井口回压可以控制在1.5MPa以上或更高,因此对边远井的集输很有利。(9)较强的恢复工作能力-当发动机或电动机停转时,在某些情况下,砂沉积在泵的上部。与有杆泵比较,螺杆泵有更大的可能恢复工作。(10)无污染,噪声小-螺杆泵是由电动机带动的,嗓声比抽油机低很多,特别适合于生活区或人口密集区的油井使用。(11)操作方便,便于管理-螺杆泵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并且运动件少,便于生产管理,一般只要定时对减速箱加润滑油和井口加盘根就能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此,螺杆泵被各大稠油油田广泛适用,但其适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一般螺杆泵能够举升的原油粘度范围是低于8000mPa·s,这也是螺杆泵自身性能所能举升的极限值,但是实际情况中并不是如此,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螺杆泵所举升原油粘度是达不到8000mPa·s。
而井筒化学降粘技术作为一种稠油冷采常规手段,也是在稠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降粘剂都是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值,高达90%的降粘率,所以采用井筒化学降低原油粘度,搭配螺杆泵开发生产是油藏保持一个高效稳定生产开发的重要因素。而相关判断手段缺乏,尝试性生产开采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此,需要一套方法来判断井底的原油粘度值,是否能够满足螺杆泵入口上限,进而来正确指导油田进行螺杆的生产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该方法是为开采稠油拟定用螺杆泵举升,为防止举升能力不足,搭配化学降粘技术,通过判断原油粘度达到螺杆泵举升粘度的上限,为现场浅层稠油是否采用螺杆泵生产开发给予一定的指导。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降粘辅助螺杆泵举升稠油工艺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