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式同步扫描超声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4700.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群;王韬;王晓春;周盛;计建军;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驱式 同步 扫描 超声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探头,特别涉及一种双驱式同步扫描超声探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超声设备所使用的探头均为单驱动式非同步扫描探头,受限于单驱动式的负载能力,探头扫描频率低,并且由于无法对探头位置进行检测及同步,该类探头在往复运动扫描时只能采取一帧数据。导致超声设备获得的视频帧频低,图像不平稳。为了获得更平稳的超声数据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超声扫描探头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负载能力高,且具有位置检测和同步的超声扫描探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驱式同步扫描超声探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探头外壳、第二连接护罩和第一连接护罩,所述探头外壳的下端口内固定有嵌入的主体,所述探头外壳内位于所述主体上端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分别通过高频电缆与外部连接的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第二连接护罩内、位于所述主体下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下端依次连接有换能器基座、换能器支座,以及与发射与接收模块相连接的超声换能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下端的两台分别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相连接的驱动器,直线导轨,沿直线导轨移动、用于固定所述换能器基座的滑块和固定在滑块上的齿带座;每个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齿带座的一侧面上嵌入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带。
所述直线导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所述发射与接收模块相连接的U型光电开关,所述U型光电开关的凹槽宽度与所述齿带座的宽度相契合,使得所述齿带座在移动时能遮挡住所述U型光电开关发出的光信号。
所述的U型光电开关的凹槽宽9mm,接受光窗高1.5mm、宽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超声探头采用双驱动,能增加超声探头的扫描频率,提升超声仪器视频帧频,提高机械扫描的线性度和稳定度,确保超声換能器有效行程达到22mm,对超声显微镜、皮肤超声等专用超声成像仪器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大作用。
2、本发明采用两个U型光电开关来检测超声换能器沿直线移动时的位置,从而能同步探头来回扫描时的图像,确保来回扫描时的图像是同一位置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透声膜;2、超声换能器;3、第一连接护罩;4、密封套;5、换能器基座;6、直线导轨;7、滑块;8、驱动器;9、主体;10、发射与接收模块;11、印刷电路板;12、护线套;13、高频电缆;14、线卡;15、连接块;16、探头外壳;17、第二连接护罩;18、齿轮;19、U型光电开关;20、齿带;21、齿带座;22、凸起;23、换能器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双驱式同步扫描超声探头,包括有探头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上端为封口结构,封口结构的中心有用于保护探头与外部相连的电缆的护线套12,所述探头外壳16的下端口固定有嵌入的主体9。
所述探头外壳16内位于主体9上端和护线套12之间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1,所述印刷电路板11上设置有多个分别通过高频电缆13与外部连接的发射与接收模块10,所述发射与接收模块10内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控制发射脉冲的频率,可满足从10MHZ到100MHZ不同频率的超声换能器2的发射要求,接收模块也同时可满足10MHZ到100MHZ超声回波的接受放大要求。所述发射与接收模块10由系统指令通过高频电缆13进行收/发控制。所述主体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印刷电路板11固定在所述连接块15上,所述印刷电路板11在位于护线套12下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收拢高频电缆13的线卡14,用于防止高频电缆13经常拉拔而导致电路板上信号线断损,高频电缆13的外径用线卡14固定,保证电缆不易损坏,印刷电路板11是发射与接收模块10的载体,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即接受与发射模块10,高频电缆13保证探头与超声诊断系统的通讯连接,确保超声探头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