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4726.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超;殷玫婕;吴昊;侯红娟;石洪志;朱亚军;顾德仁;唐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稀油 废水 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 沉淀池 硝态氮 去除 好氧区 缺氧区 溶解氧 脱碳剂 前部 方法和装置 环境友好型 加药混合区 酸碱调节池 充分混合 钢铁废水 高铁酸盐 环保处理 加药系统 水质水量 运行操作 沉淀区 出水泵 出水 复配 水中 沉淀 流出 排放 生产 | ||
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及系统,冷轧稀油废水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冷轧稀油废水的出水pH值为6.0~7.5之间,然后进入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所述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前部为缺氧区,后部为好氧区。缺氧区控制水中溶解氧为0.3~1.7mg/L,好氧区控制溶解氧为3.2~5.8mg/L,冷轧稀油废水从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流出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前部为加药混合区,冷轧稀油废水和脱碳剂加药系统投加的复配高铁酸盐脱碳剂充分混合,在沉淀池后部的沉淀区沉淀后,冷轧稀油废水通过出水泵排放。本发明根据冷轧稀油的水质水量情况,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运行操作简单,生产处理成本较低,是环境友好型钢铁废水环保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的工艺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钢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近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钢年产量增幅在15%~22%。可是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能耗、高资源、高污染的产业,其水资源消耗巨大,约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14%。
钢铁企业在轧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稀油废水。主要有带钢轧制过程中冷却和润滑产生的含乳化油废水和冷却带钢在退火前脱脂中产生的稀油废水,稀油废水中存在大量硝态氮。
为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应对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需要一种根据冷轧稀油的水质水量情况,开发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应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及其方法根据冷轧稀油的水质水量情况,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和COD,运行操作简单,生产处理成本较低,是环境友好型的钢铁废水绿色环保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使用包括酸碱调节池、一级提升泵、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辫带式填料(缺氧区)、双层球型填料(好氧区)、鼓风机、二级提升泵、脱碳剂加药系统、高铁酸盐复配脱碳剂,沉淀池,出水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冷轧稀油废水进入酸碱调节池,酸碱调节池通过自控系统来调节冷轧稀油废水的出水pH值为6.0~7.5之间。
然后冷轧稀油废水进入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
所述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前部为缺氧区,后部为好氧区。缺氧区控制水中溶解氧为0.3~1.7mg/L,好氧区控制溶解氧为3.2~5.8mg/L,
冷轧稀油废水从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流出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前部为加药混合区,冷轧稀油废水和脱碳剂加药系统投加的复配高铁酸盐脱碳剂充分混合,在沉淀池后部的沉淀区沉淀,经过沉淀池后,冷轧稀油废水通过出水泵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酸碱调节池通过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冷轧稀油废水出水的pH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酸碱调节池调节冷轧稀油废水出水的pH值为6.8~7.1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式缺氧好氧生物反应池后部好氧区底部由鼓风机充入空气,控制溶解氧为3.2~5.8mg/L。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去除冷轧稀油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缺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8小时,好氧区的停留时间为18~3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污废水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工业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