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介素21(IL-21)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制剂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4888.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幼华;刘晶;沈忠良;潘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上海科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介素 抗乙型肝炎病毒 制备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DNA 感染小鼠模型 生物医药领域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e抗原 基因工程 药物前体 药物制剂 药用用途 慢性化 转换率 血清 干预 开发 | ||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和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白介素21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白介素21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经实验证实,通过使用白介素21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感染小鼠模型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的转换率,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白介素21可作为药物前体用于开发新类型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和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白介素21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并发多器官损害。研究显示,HBV感染慢性化为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还能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肝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据统计显示,随着HBV疫苗的成熟和预防接种的推广,新发HBV感染率显著下降,但全球仍然有3.5亿左右HBV慢性携带者,每年约1百万患者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Lavanchy 2004);中国属HBV感染高发区,约有1.2亿慢性携带者和3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iu et al.2002)。研究显示,HBV易感宿主仅限于人及黑猩猩。由于动物伦理、经济成本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无常规实验动物模型能够有效模拟HBV感染、致病等过程。
Yang PL 等的工作(Yang PL et al. 2002)表明,将具有启动病毒转录复制能力的乙肝病毒1.3倍基因组(1.3 mer)插入质粒载体后,利用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注射方法注射入免疫健全小鼠体内可建立HBV急性复制表达小鼠模型;上述模型由于小鼠血清中病毒抗原在注射后10天左右全部转阴,难以用于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机制,病毒被快速清除也使得该模型不适合进行抗HBV药物的研发。有研究使用免疫缺陷的小鼠(Yang PL et al.2002)或在质粒载体中引入腺相关病毒序列(Huang LR et al. 2012),能实现HBV在小鼠肝脏的持续性转录复制,然而由于对宿主免疫缺陷或HBV以外病毒序列的严格依赖,此种HBV持续模型同样不适合用于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机制或抗HBV药物的研发。
本申请前期的工作开发了一种HBV慢性化小鼠模型和建立该模型所使用的HBV毒株与方法。该HBV毒株为临床分离株(GenBank No. AF100309.1),其1.3拷贝基因组(核苷酸,nucleotide,nt955-3215/1-1950)克隆入通用质粒载体pUC18后命名为BPS;通过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注射法将BPS注射于BALB/c或C57BL/6小鼠后,血清中能够持续检测到HBV的3个主要指标: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酸(HBV DNA),且上述指标持续阳性时间可达33周,注射后33周时阳性率可达50%。该模型可用于HBV持续性感染机制的研究,并为抗HBV药物筛选及评估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专利申请号:CN201610616043.1)
白介素21(Interleukin 21, IL-21)首先由Parrish-Novak报道(Parrish-Novak2000),其主要由激活的CD4+细胞表达和分泌,IL-21的受体IL-21R分布于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当IL-21与受体结合后,通过Jak/STAT 通路激活靶基因(Habib T 2002)。IL-21能诱导靶细胞的分化和增值;也能够调控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从而破坏感染的细胞(Johnson LD 2009)或肿瘤细胞。IL-21在维持具有功能的CD8+ T细胞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慢性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virus ,LCMV)感染小鼠实验中,发现IL-21信号通路对于维持效应CD8+ T功能是必须的,同时在IL-21基因缺陷小鼠中,CD8+ T细胞数目显著下调 (Yi J S 2009,Frohlich A 2009)。在通过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过程中,血清中高含量的IL-21可以作为HBeAg血清型转换的指标(Ma S W 2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上海科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上海科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