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吸附功能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5277.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博繁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K13/04;C08K3/22;C08K3/34;C08K5/13;C08K7/26;C08K7/24;C08K5/098;C08J9/16;C08J9/228;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吸附 功能 发泡 聚丙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吸附功能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泡沫塑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树脂混合物、结晶成核助剂以及多孔材料经挤出机混炼、挤出、拉丝、切粒制备成聚丙烯微粒;聚丙烯树脂混合物包括结晶度25‑35%的第一聚丙烯树脂和高熔点的第二聚丙烯树脂,且第一聚丙烯树脂的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30%;将得到的聚丙烯微粒投入反应釜,加热加压,并在瞬间释放至常规大气压强,得到聚丙烯发泡珠粒。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造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内部具有较多的空隙,而且内部容置有石墨化炭黑,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丙酮等有毒气体,在应用到汽车时,能够有效净化车内环境,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祛除车内的异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塑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吸附功能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塑料是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质轻、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且介电性能优于基体树脂,用途很广。几乎各种塑料均可作成泡沫塑料,发泡成型已成为塑料加工中一个重要领域。
发泡聚丙烯材料(简称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以PP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制成发泡珠粒。主要用来进行模具发泡成型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尺寸,以供在不同场合使用。采用聚丙烯发泡珠粒及用聚丙烯发泡珠粒模具烧结成型的聚丙烯发泡产品,和常用的发泡材料相比较,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能,例如,优良的耐热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质量轻、优良的缓冲性能、良好的低温特性、发泡倍数范围大、绝热性能好、耐油性能好、耐化学品性能好、无毒性、高能量吸收性以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发泡聚丙烯材料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IT产品、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彩电、精密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仪表等都开始大量采用发泡聚丙烯材料作包装材料。
尤为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在汽车工业中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汽车侧面防震芯、汽车车门防震芯、高级安全汽车座椅、工具箱、后备箱、扶手、底垫板、遮阳板、仪表盘等,据统计数据反映:目前每辆汽车平均用塑料100~130kg,其中应用发泡聚丙烯材料约4~6kg。
汽车内饰中的皮具,塑胶产品以及油漆等材质,均会释放甲醛、苯、丙酮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如果汽车中普遍应用的发泡聚丙烯材料能够对上述有毒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净化,则能达到很的环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吸附功能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以制备一种能够对汽车内的有毒气体进行吸附净化,达到很的环保效果的新型发泡聚丙烯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吸附功能的发泡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树脂混合物、结晶成核助剂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多孔材料经挤出机混炼、挤出、拉丝、切粒制备成聚丙烯微粒;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混合物包括结晶度25-35%的第一聚丙烯树脂和熔点为126℃~148℃的第二聚丙烯树脂,且第一聚丙烯树脂的质量占聚丙烯树脂混合物总质量的10%~30%,第二聚丙烯树脂的质量占聚丙烯树脂混合物总质量的70%~90%;
S2,将步骤S1得到的聚丙烯微粒投入反应釜,然后进行加热加压,使聚丙烯微粒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向外膨胀的内部压力,并在瞬间释放至常规大气压强,从而得到聚丙烯发泡珠粒。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还添加有桃红色母粒;将聚丙烯树脂混合物、结晶成核助剂、具有吸附功能的多孔材料以及桃红色母粒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之后再经挤出机处理;
桃红色母粒占聚丙烯树脂混合物质量百分比为5~10%。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还添加植物纤维,将植物纤维与聚丙烯树脂混合物、结晶成核助剂以及多孔材料混合均匀,之后再经挤出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博繁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博繁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挤出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双头螺旋油线加工装置